2月8日,微信公众号宣布“为了给运营者、读者提供更友好的编辑、阅读体验,公众平台新增修改文章错别字功能,支持运营者对已群发文章进行小范围修改。每篇文章允许被修改一次,修改范围仅限正文内五个字。”
这篇公告一发布便收获了10万+的阅读量,朋友圈里也有很多人分享。大家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很像是在庆祝今年农历小年。
有网友在这篇公告后留言:“终于等到你,这是新年的第一个惊喜”“客户爸爸再也不怕我发出来错别字,简直是小年大好的福音”......
公众号打造了许多“逆天”的标准
公众号自2012年上线至今,已经有2000万作者,开辟了自媒体的鼎盛时代。公众号因为庞大的用户群体以及垄断的地位,让它成为标准的制定者,虽然有些标准我们看起来十分不习惯:
1、每天只能发布一篇公众号文章,只有极少数的特别人和大媒体号才能发多篇。
2、发布之后无法修改文章,想要修改只能删除重发;
3、没有定时发布功能。(2017年6月才推出定时发布)
以及这一次允许发布后修改文章,但是你只能修改正文的5个字,标题也不准修改。
微信公众号建立的这些标准,没有人去反驳,官方也不会告知这些标准背后到底设计原则是怎样的。
而其他新媒体平台,却纷纷效仿之。比如,企鹅号以前也是无法发修改文章,前不久开放了修改文章权限测试。
微信从2011年发布至今,更新了无数个版本,带来了许多很出色的让人惊喜的功能。但是微信公众号的后台编辑能力却一直漫步不前,甚至是倒退。
公众号编辑器的水平停留在10年前博客时代
微信公众号的编辑器比曾经的BLOG的编辑能力都要差很多。而Blog是11年之前的产品。
现在是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时代,微信公众号却对此完全无动于衷。关于错别字,完全可以通过AI技术识别文章上下文语义,标注出错别字,方便公众号编辑在点击发布按钮前就进行修改。
这项智能纠错技术已经被应用在百度的百家号编辑器中,我屡试不爽,大大减少了自己核查错别字的难度,提高编辑效率。
此外,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微信公众号海量的数据,可以为用户提供创作风向标、自动配图等,
这也是AI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创作效率,还可以提高文章的阅读量。
另外,很多作者是在Word上完成创作,然后发布到公众号。一键抓取Word文档,并自动配图,也是刚需。这大大减少了上传图片的时间,提高效率。
公众号编辑器的水平已经与腾讯的实力不匹配,与张小龙所推崇的追求极致不匹配。
我在朋友圈开玩笑说,微信做的不错,为何公众号做不好?很可能是小龙不写公众号,从未体验过自己的产品有多么烂。很多朋友点赞留言,表示十分认同。
只是希望张小龙能看到此文,并督促负责公众号开发的同学去学习同行们的优点,而不是把头埋在沙子里,一年半载搞一次挤牙膏式的更新。
各位读者,你在使用公众号编辑文章的时候,还有哪些痛点?不妨在文末给我留言,或许张小龙能看到并采纳,让我们一起让微信公众号变得更好。
最后,祝大家小年快乐!(完)
90%的人看完文章都分享了朋友圈!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磐石之心。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