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年之初,Note7事件让这家企业帝国很是黯淡,各种唱衰扑面而来。然而到了今年11月,三星电子再度惊艳绽放,业绩大涨,一年内股价大涨至55%。这其中,三星电子的面板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众所周知,面板产业正成为当下整个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版块,因为三星是小屏手机和大屏电视行业链条上的关键。
在笔者看来,当下的三星正掀起一场大决战,其中无论是电视大屏还是手机小屏,无论是QLED还是OLED,正所谓“两手都要抓,都要硬!”
1、OLED的取舍
整个面板行业每次都是新的显示技术来扮演产业升级换代的火车头。从球面CRT到纯平CRT,再进化到LCD液晶、LED背光、OLED、QLED量子点。如今,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面临被淘汰,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和QLED量子点成为比拼的关键。
而量子点、OLED的核心技术都在三星手中。其中,手机面板上三星采取OLED,而电视等大屏上,三星则改用QLED量子点技术。所以,三星的两手都要抓,也是基于实际情况不同的取舍策略。
在三星看来,不在电视上使用OLED是对用户负责。当然三星并不是否定自家占据优势的OLED技术,而是觉得OLED不适合电视。因为OLED灼屏、寿命短,只适用于更换周期短的手机,不适合电视。前不久在美国、俄罗斯市场销售的部分OLED电视,在使用时电视灼屏,引发了消费者的退货,其使用寿命短也再度引发争议。在电视领域,既然有更好的QLED技术可以取代OLED,为何非得打着未来的旗号,强行走进死胡同。显然三星的选择是明智的。
现实中,智能电视产业也一直绕OLED和QLED来博弈。一方面,以LG、创维等为代表的彩电企业不断发力OLED显示技术;另一方面,以三星、TCL、海信等为代表的厂商则主推量子点技术。
所谓的QLED量子点就是一种新的显示技术,量子点电视和原来的液晶电视相比,画质更好、节能减排,使用寿命更长,属于更高端的产品。
可以预见,新中产阶层不断扩容正推动着一场全新消费升级的到来。量子点电视的推出刚好顺应了消费升级的内在需求,为新中产阶级的美好生活和身份认同提供了新的答案,前途更加绚烂。
2、QLED的一盘大旗
具体而言,三星量子点电视具备色域值高、色彩纯、性能稳定持久等特点,为消费者带来更接近于真实世界的极致视觉体验。而且,三星QLED光质量子点电视还融合了创新生活方式的Q格调和突破人机交互的Q智能。薄幕一线隐形式连接配合360度无边框和全金属机身的极简设计,让视线中只有电视画面。而三星Smart View、万能遥控器和语音搜索等功能极大升级了电视操控体验。
实际上,除了在电视屏幕上采用QLED之外,三星还推出了量子点电竞显示器CHG70等产品,让曾经只会出现在特别高端电视上的量子点技术,也成功地走进大众化的消费品——显示器,走进广大电竞玩家的世界里。
从全球份额上看,OLED小屏幕市场三星目前一家独大,不仅技术,产能产量也是绝对领先。在技术迭代前,其优势不可撼动。特别是近期,苹果也采用三星的OLED面板发布了第一部OLED屏手机iPhoneX,这将加速OLED在智能手机市场普及,让三星OLED小屏的护城河进一步拓宽。
可以说,三星在牢牢把控OLED小屏手机市场份额王者之位后,在大屏的QLED上正在下一步大棋。随着全民量子点时代的逐步到来,三星将再度拿捏整个面板行业的新话语权。特别是,2017年上半年整体电视市场低迷时,QLED量子点电视的智能化全面升级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310328,基金吧)。
目前,整个面板之争,开始由之前的中日韩台四个国家(地区)之争转变到中韩之争,日台都已经败退,而目前国产面板厂商的实力还是处于下风。
由于中国的家电和手机的厂商的巨大需求,让三星的面板有了很强的需求端支持。从大方向上看,只要中国的手机电视产业不衰败,就能支持三星不断向前。
此外,正如我之前所判断:随着智能电视屏幕越来越大,考验面板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这是很多智能电视厂商的软肋,但却是三星的优势。以自家尺之长攻别家寸之短,胜算极大。不信,边走边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老胡科技说。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