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科技11月27日消息,近日由三节课举办的首届“有可能”互联网大烩在北京五棵松M空间举行,20余位大咖进行现场分享,活动展示了百份学生作业,吸引了近千人观展。
滴滴产品高级副总裁俞军,“奇葩之王”、米果文化COO邱晨,新精英创始人、《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古典等互联网、营销及学习成长领域的20余位大咖进行现场分享。
除大咖分享外,三节课同时举办了全国首届互联网人学习成果展,并与科特勒中国、《增长黑客》作者范冰达成战略合作正式发布在线课程,两门新课将于近期上线。
图:Luke(右三)、黄有璨(右一)、曹虎(左三)、范冰(左一)在媒体沟通会上,三节课创始人兼CEO
Luke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和商业模式。2015年10月,Luke、布棉和黄有璨正式全职创办三节课,此前它作为三人创办的非盈利组织活跃于互联网圈内。之所以命名为“三节课”源于他们认为人的能力提升必须经过认知、分析、创造三个阶段。三节课依据这一逻辑设计了三个层级的在线课程:P1课程主打认知、概念,P2课程主打方法论、体系化、还原、分析和复盘,P3课程进行创造和规划。谈及三节课成立的原因,Luke认为源于团队对两个趋势的洞察:一是互联网能力现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基础要求,即便传统行业也对互联网人才有强烈的需求;二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侵蚀和吞噬人们原有的工作机会。两个趋势交叉下,人才与岗位之间的鸿沟将越来越大,而现有人才培养机制很难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三节课致力于培养兼备方法论与创造力的互联网核心人才,以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趋势。
图:三节课“有可能”互联网大烩
不同于以内容和传播为核心、通过思维模式研究推动用户认知升级的平台,三节课的核心在于能力模型研究,致力于加速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效率。近几年知识付费的爆火虽然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优质内容,却也容易让人产生焦虑感,Luke认为根源在于有些“知识”并没能转化成“能力”。“我们认为学习分几个层次,有些人需要开拓视野的平台,得到认知启发;也有一些人需要回归职场完成职业岗位能力的提升。三节课做的正是后者。“Luke说,“我们发现人们能力越强越自信,也更开心。三节课希望把人们掌握的知识整合成能力,而所利用的核心方法就是体系化课程和重度服务。”
“体系化课程”与“重度服务”是三节课区别于一些“分包”式平台的特点之一。一方面,三节课坚持根据互联网形态对内容进行优化,帮助优质老师和专家再次打磨和升级课程;另一方面,通过提供“体系化课程+高强度实战练习+专家助教1对1点评+班主任深度服务“的教学模式,加速互联网人的职场成长和能力进阶。
图:三节课创始人兼CEO Luke
Luke表示三节课提倡开放式在线长周期学习,借鉴知识分享、社群经济概念,创建群组、社区与论坛。在行业中大部分平台还在看满课率时,三节课已把作业提交率作为衡量指标。在媒体沟通会上,三节课正式发布了市场营销和增长黑客两门课程。科特勒中国区CEO及全球合伙人曹虎表示,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企业不仅要关注技术创新,也要关注以营销为代表的顾客价值创新,营销成为必备能力。然而目前市场上缺少能够真正帮助人们看到企业价值创造冰山下全貌的系统课程。曹虎认为三节课所追求的“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与科特勒“从知识到能力到企业绩效改变”的理念不谋而合,这是科特勒中国选择与三节课合作的主要原因。《增长黑客》作者范冰在谈及与三节课的合作时表示,在如今的存量时代,更需要通过精细化运营盘活用户,满足用户需求,获得最大价值。时代的更迭促使《增长黑客》需要扩展其外延,线上课程有利于课程的快速迭代。三节课最打动范冰的地方在于,它打磨出了成熟的做课方法论,让范冰坚信增长黑客理论能够更好地落地。
图:三节课“有可能”互联网人学习成果展
2017年是三节课快速发展的一年。用户超53万,四门课程实现百分百复购,作业提交率超过60%,累计收到超30万件优秀作业……而在今天的“有可能”互联网大烩现场,三节课展出了精心挑选的73份作业,打造全国首个互联网人学习成果展,其中的每一幅作业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涂安娜本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小透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了三节课,刚好将学习到的理论用到了某次提案中,并借此机会连续拿下4个大客户,成为公司公认的“提案小达人”,创造了自己的“职场小奇迹”。“不知不觉中,三节课已经把学习再造成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涂安娜说。
图:三节课“有可能”互联网大烩
据悉,三节课“有可能”互联网人成果展将移至中关村(000931,股吧)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科贸电子城(600658,股吧)B座写字楼)一层,展览将持续至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