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人工智能推动人机交互创新 三星Bixby中文普通话版正式发布-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6 05:12:03]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和讯科技 11月21日消息,中国三星电子正式发布了三星人工智能平台Bixby中文(普通话)版。Bixby包含语音、视觉、主页、提醒四大功能,并拥有交互式学习机制,将带给用户不同于以往的人工智能多模

和讯科技  11月21日消息,中国三星电子正式发布了三星人工智能平台Bixby中文(普通话)版。Bixby包含语音、视觉、主页、提醒四大功能,并拥有交互式学习机制,将带给用户不同于以往的人工智能多模交互体验。中国用户在11月30日便可在GalaxyS8以及Note8中体验全新的人工智能交互方式。明年三星还将在中国市场推出Bixby 2.0版本,加强在AR领域的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推动人机交互创新 三星Bixby中文普通话版正式发布

据介绍,Bixby可以实现应用功能的广泛覆盖,不但支持电话、相册等原生应用,还支持多个第三方应用;同时Bixby具备情景感知能力,可以理解当前使用环境、应用状态,随时唤醒,即可准确的执行下一步的操作;另外,Bixby还有学习能力,可以不断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具备交互式学习机制,通过开放用户定制接口,借助群体智慧迭代提高,让用户体验更加轻松自如。

人工智能推动人机交互创新 三星Bixby中文普通话版正式发布

三星电子大中华区总裁权桂贤表示:“如今人工智能产业将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新增长点。因此,三星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企业也积极响应这样的政策方向,希望通过在中国推出手机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产品为中国的科技产业发展以及伟大愿景的实现尽到一份绵薄之力。”

人工智能推动人机交互创新 三星Bixby中文普通话版正式发布

三星电子大中华区总裁权桂贤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智能设备层出不穷,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独特的界面和操作逻辑,而且设备功能的日渐多样,造成用户界面也愈发复杂,比如在智能手机成千上万的功能中,一般用户实际掌握的可能不足百分之五。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以自然语音处理技术为主的多模交互为人机交互变革提供可能。三星电子推出的Bixby人工智能多模交互平台将能使用户不再需要去学习如何与机器进行互动,而是让机器去学习如何适应我们的世界。根据用户需求,Bixby可以在语音、视觉、触摸、文本控制等多种交互方式中自由切换,也可协同操作。在这种多模形态的人工智能交互中,Bixby可以理解并完成指定的任务,让手机直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人工智能推动人机交互创新 三星Bixby中文普通话版正式发布

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张代君

传统的基于图形界面的操控,要求用户必须先要了解操作的逻辑,才能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而语音交互为了可以能够一步直达,不但需要有强大的理解能力,还要有对手机的全面掌控力。Bixby采用了与设备深度整合的设计,而并非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可以深度的控制硬件参数。同时Bixby也可以对软件进行深度控制,它拥有强大的情境感知能力,当使用Bixby的时候,它会判断用户的指令,并可以理解当前的使用环境、应用状态,从而准确的完成任务。而且Bixby与移动设备的深入结合,令它具备了多模交互的能力,能听会看,可以执行更加复杂的操作。

目前市面上语音助手型的产品使用率并不高,因为用户并不清楚哪些应用或是功能可以被语音支持。而Bixby则竭尽全力去覆盖手机中的常用功能,为用户带来真正的便捷。目前Bixby支持手机中如电话、相册、时钟、天气等此类原生应用,基本做到了可点即可说。

另外,Bixby拥有三星自主研发的双引擎自然语言理解模块,不但可以理解步骤复杂的指令,对于信息不完整的“自然语言”指令也可以在与用户充分沟通后理解执行。这得益于Bixby拥有独特的认知容忍能力,即使信息不全,甚至包含大量的指代词,它仍然可以尽最大可能去完成任务。目前除了手机中的原生应用之外,Bixby还支持如爱奇艺微博以及摩拜等将近20个常用的第三方应用,大大提升了使用体验。

对于拥有交互式学习机制的Bixby来说,每个用户都是它的“老师”。随着大量用户数据的不断涌入,尤其是教习Bixby准确理解与正确行为的反馈数据,配合后台深度学习机制,Bixby可以实现迭代更新,不断升级各项能力。不仅如此,通过开放的用户定制接口,你还可以打造自己专属的Bixby。

通过社区交换,Bixby可以汲取到更多的创意,用户之间也能相互分享。随着每位用户的Bixby不断提高它的“智商”与“情商”,又把这些能力通过网络进行传播,汇聚与增强,Bixby将借助网络效应的力量,在学习成长方面获得质的突破。

和讯科技在现场体验了一下Bixby,语音识别率还是不错的,能直达拍照、发短信、发微信、导航、听音乐等常用功能,并可以通过“教教我”实现一些理解和功能匹配改善,随着第三方应用的支持增多,相信体验会越来越好。不过作为能学习的人工智能交互方式,最终能达把世界公认第一复杂的中文理解到什么程度,还需要实践检验。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