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厂商已经不满足仅在亚洲发展,开始盯上欧洲这块蛋糕。
11月7日,小米首次进军西欧市场,在西班牙启动销售,小米称商业模式的三部分内容都将在西班牙铺开,包括网上商城以及多家授权店。
11月8日起,小米将在西班牙开售旗舰手机Mi A1,以及电动滑板车、空气净化器和咖啡机等产品。上述产品的销售渠道将包括小米网、速卖通、亚马逊这类线上渠道,以及小米授权店、家乐福、MediaMkt等线下渠道。
小米高级副总裁王翔对TheVerge表示,小米在西班牙、英国、德国、意大利有很多客户,但“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在哪里买到小米产品的。”王翔称,希望从客户身上明白欧洲人的偏好。
王翔在10月底已发微博“预告”,西班牙将是小米进军西欧市场的第一站。
西欧,并非小米今年唯一开拓的市场。今年以来,小米进军了俄罗斯、乌克兰、阿联酋、越南等海外市场。
从中国到印度,到东南亚,再到欧洲,这条通往海外市场之路,不仅仅是小米的专利,更是中国手机厂商共同的“通关”路线。
2010年,华为在印度推出自主品牌的智能手机,开启了中国手机厂商“出海”的大门。此后,小米、OPPO、vivo、魅族等厂商也在印度安寨扎营。
IDC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印度市场手机出货量占据前五名的品牌依次为,三星(24%)、小米(17%)、vivo(13.4%)、OPPO(8%)和联想(7%)。中国手机厂商几乎占据了印度市场的半壁江山。
在印度市场尝到甜头过后,中国手机厂商瞄准了东南亚这一新兴市场。华为、vivo、OPPO、小米等厂商均在东南亚地区扩张,
但是,攻下了中国、印度和东南亚过后,中国手机厂商并不满足,已经向欧洲扩张。
GfK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华为在全球有33个国家的市场份额超过15%,有18个国家的市场份额超过20%,近半数为欧洲国家。
vivo将俄罗斯作为进军欧洲的第一站,该公司计划在俄罗斯开售手机。未来几个月,vivo只能手机还将登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摩洛哥和肯尼亚。
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出货量去年大幅增长,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创纪录地增至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