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认为,华尔街出现了新的重量级对手——阿里巴巴、亚马逊和腾讯这样的“平台”。
在新近发布的年度银行业评估报告中,麦肯锡认为,经过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和自有编程团队的努力,金融机构吸收了部分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其预计:
“金融科技企业对零售银行的威胁可能减少,但(阿里等)上述平台公司采用的新策略会给现有的银行带来更大的挑战。”
麦肯锡认为,平台公司以客户为核心,将不同产业的价值链联系在一起,其创造的“生态系统”让客户成本更低、更便利,获得了新的体验,并激发了他们对这类体验的更多需求。
这些公司拥有以极高效率挖掘的惊人数据,“不仅如此,更令银行担心的是,他们往往把重心进一步放在包括重大财务决策在内的客户旅程上。”
麦肯锡认为,银行业需要继续收购数字领域企业,以避免到2025年多达40%的营业收入受到威胁,准备与亚马逊等平台竞争。
麦肯锡此前的研究发现,新的数字领域竞争者对银行业有两大影响:客户关系缺失、零售业务的利润整体缩水。现在麦肯锡发现这些趋势发展的速度比之前预计的快,全球范围内利润都在继续下滑。
麦肯锡估算,若平台公司成功将银行业分为两大块,其一“核心”业务——融资和借贷产生收入将占53%,但仅占利润的35%、股东权益回报率(ROE)的4.4%,其二“分销”业务——放贷和销售将占收入的47%,却能贡献65%的利润和20%的ROE。
而平台公司将触手越来越伸向银行业,他们瞄准的正是分销业务的丰厚回报。在很多情况下,平台在分销方面都比银行更有优势。换言之,平台可能变成大金融机构的“前端”,夺走华尔街的一大块利润蛋糕。
麦肯锡预计,如果银行业面对科技平台的竞争毫无作为,企业和个体客户将业务转移到平台,到2025年,整个行业的ROE将从去年的8.6%降至5.2%。
这意味着,在银行业坐以待毙被平台颠覆的这种最坏预测情境下,银行业的ROE回报将回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低谷期水平。
而如果银行业主动向数字化靠拢,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新技术,即使考虑到部分银行不可能做出必要改变和竞争的影响,到2025年也可能让行业整体利润增加3500亿美元,平均ROE将提高约2.5个百分点。
麦肯锡认为,科技公司将重新制定全球商业的新秩序,形成巨头通过一家门户提供多种产品与服务的生态系统。在这种秩序下,银行仍有机会,他们有客户的信任,掌握了零售和企业交易的广大数据,可以提供出色的端对端客户体验。
有些银行还可以和平台公司合作,生产金融产品,让平台分销。如今很多银行就在考虑这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