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谨防“升级版”网络诈骗-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6 02:41:12]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时下,电信网络骗术不断升级,很多人不幸中招。就此,招行上海分行特意盘点近期九大"升级版"网络诈骗新套路,教你如何"防骗"。 FaceTime 也能“偷钱”?iPhone、iPad接到陌生邮箱账户打来

时下,电信网络骗术不断升级,很多人不幸中招。就此,招行上海分行特意盘点近期九大"升级版"网络诈骗新套路,教你如何"防骗"。

FaceTime 也能“偷钱”?iPhone、iPad接到陌生邮箱账户打来FaceTime视频通话,接通后对方处于无人状态,只有自己的图像呈现在手机屏幕里。其实,接听这类陌生的视频邀请,对方可能通过网络撞库等黑客技术获悉你的ID信息,盗取ID密码,继而获得你的社交资料,进行熟人诈骗。

反套路:接到未知号码(邮箱地址)的视频请求后,尽可能回避,或先语音确定对方身份;开启Apple ID 双重认证,除了设置密码,还需设置短信验证码;如果不小心接听,立即关闭FaceTime功能,并立即修改银行卡密码。

伪基站诈骗再升级 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发送含有假链接的短信通知,要求客户点击链接办理核实身份的业务。短信内容大概是:“尊敬的用户,由于你的账户未核实,已限制账户支付,请进入××网站,我行归类核实恢复后可使用。[××银行]”其实,一旦你点击链接,按提示录入银行卡号等信息,不法分子会通过网银等手段迅速卷走卡内资金。

反套路:不轻易相信网络发来的短信链接,也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凡是非银行官方网址链接,都是疑似诈骗的钓鱼网站。

POS机安装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POS机安装人员,以低手续费或免费安装名义引诱商户提供个人资料,然后冒用商户名义通过快递方式向支付公司等机构申请POS机。客户在商户的POS机上消费后,支付公司将刷卡资金结算给不法分子,后者再通过银行结算给受骗商户。接着,不法分子以长假期间无法结算为由,截留商户的刷卡资金潜逃。

反套路:申请POS机要通过正规途径,并通过银行电话查询POS机绑定的银行卡是否属于申请人;确认POS机结算信息为本人,可测试交易1分钱,次日到账后,登录网银查看打款人信息是否为收单机构;若打款人为个人,立即停用该机。

伪基站“送话费”套密码某用户接到一条很像运营商服务号发出的短信,声称只要点开短信里的链接就可充值话费,之后再送话费。他随手点开链接,根据提示输入手机号码和银行卡号。实际这是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群发伪服务号短信,用户输入个人信息后,手机后台被植入木马软件,窃取机主的银行卡密码,然后套现。

反套路:收到赠送话费的短信,应致电运营商正规服务号,确认后再操作。

“刷单员”招聘有陷阱“不限地点,不限时间,轻轻松松,让你边购物边赚钱”——类似刷单员招聘广告比比皆是。据了解,刷单公司的工作流程大多是要求应聘人在指定网店用自己的银行卡或支付账户在商家购买虚拟物品,并确认收货。收货后商家把货款及回佣转至应聘人的银行卡或账户。一开始,刷几元、几十元、几百元,刷单公司都按时转回货款,慢慢到几千甚至上万元后,刷单公司便以系统堵塞等原因推迟转账,最后了无音讯。

反套路:无论找工作还是找兼职,凡宣传“轻松赚钱”的,很可能存在陷阱。一分辛勤一分收获,脚踏实地才最靠谱。

二维码被“偷天换日” 王先生开了一家小超市,他办理了二维码收款业务,并把二维码打印出来贴在收银台上。某天,王先生没有收到刷卡入账的短信提醒,以为是手机通讯问题,几天后去店里查看,才发现收银台贴的二维码被偷换,这几天的扫码资金全进了他人账户。

反套路:二维码收款时,留意每笔交易的入账通知,如果没有通知服务,需确认结算卡/账户的余额变动情况,不能只依据支付人的手机界面判断交易结果。

“开学季”短信诈骗来袭不法分子从非法渠道获得学生姓名及家长手机号,在开学季冒充老师向家长发送诈骗短信,内容一般为:“某某某(学生姓名),请点击如下链接输入学生信息进行报到注册!”或者,在链接中要求家长输入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如果家长点击该钓鱼链接并输入信息,可能中木马病毒。

反套路:不要应陌生人的要求随意下载不明软件;在任何页面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等信息,都要再三确认,若不明确,应及时联系银行客服进行确认。

共享单车“二维码扫码”诈骗 不法分子将共享单车的收款二维码,偷换成个人收款账号或含有病毒链接的二维码,客户扫描后,有可能将押金或费用直接转账给不法分子。若是含有病毒链接的二维码,客户下载后,手机中的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或被非法窃取。

反套路:谨慎扫描各类二维码,切勿轻易支付或转账;不要下载来源不明的应用;妥善保护银行卡号等信息,不要泄露或以明文保存在手机中。

骗子冒充公检法诈骗 不法分子拨打客户座机或手机,冒充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号称客户涉嫌洗钱、证件被贩毒分子利用、触犯国家法律等,要求对电脑进行安全检测。接着,不法分子要求客户在网上下载、运行不明软件,并关掉电脑显示屏,将U盾插在电脑上,又以各种理由让客户输入相应数字,最后要求关掉手机,不允许向家人及朋友透露。实际上,客户下载的是木马病毒,不法分子借此获取客户密码,并可远程登录到客户电脑,以远程操作专业版转账或下载证书,通过移动证书进行转账。

反套路:不轻信来电转语音的电话;不在陌生人的要求下随意下载不明软件;不在插入U盾的情况下关闭电脑,任由陌生人远程操控。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