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上线下打通、体验场景无缝对接趋势越发明显的当下,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新零售项目表现活跃。10月8日,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黄金周8天假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5万亿元,日均销售额比去年增长10.3%。商务部表示,供给创新、线上线下融合进一步拓展了消费增长的新空间。从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等生鲜超市,到缤果盒子、怡食家等无人便利店,部分项目借新奇的商业模式吸引了大批客流,甚至被旅行社选做旅游景点;但也有部分项目虽然站在资本风口之上,但却叫好不叫座。此外,新零售的活跃表现也引得一众老牌卖场加速推进经营模式创新。在新老商业项目的竞相角逐中,今年“十一”黄金周的市场表现亮点纷呈。
“盒马”火爆成景点
作为新零售概念打出后的第一个黄金周,在今年的国庆期间,实体零售表现出了与往年不同的活力。较为抢镜的当属阿里系的新零售标杆盒马鲜生,上海中青旅(600138,股吧)甚至推出“新零售一日游”,吸引年轻旅行者。
中青旅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是新尝试,中青旅只在国庆期间在上海进行了试点。多数以年轻游客为主,项目推出后已基本售罄,该负责人还表示,公司也在研究是否要与更多新零售业态合作,把新零售旅游打造成旅游的新特色。
此外,盒马鲜生北京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由于赶上中秋节,大闸蟹等水产品的销售情况较好。
9月30日,永辉旗下的新零售业态“超级物种”也正式在京开业。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永辉内部工作人士向
社区商业资深电商专家彭成京认为,此次新零售一日游项目做得很成功,把此前网上已有许多吸引眼球的推广形式具象化,消费者正好可以趁着节假日体验新零售的便利与不足。而盒马在这其中充当一个IP,将概念实体化,这种形式更有亮点、更有话题性,可以引起新一轮的讨论。不过,新零售概念虽好,但也不会完全代替传统零售,线下体验也很重要。
无人便利店冷暖自知
相比之下,无人便利店的第一个黄金周则显得有些冷清。有家住海淀区的消费者向
类似的场景同样发生在位于世纪金源购物中心一层的EAT BOX。怡食家CEO安利英告诉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认为,“十一”假期消费者的需求大多体现在家庭出游方面,除了离城游外,就是购物或寻找好吃好玩的体验性丰富的业态,因此像盒马、超级物种等新奇、体验丰富的新零售店会很有吸引力。无人便利店增加了新奇酷的技术体验,但商品量有限,定位为普通便利店的补充,满足居民、上班族的日常应急性需求,节假日期间表现平平也是正常现象。另外,如果在无人便利店内出现了购物高峰,一次进入大量顾客,反而会使销售效率降低,并且会随之产生配货、补货、损耗等多方面“无人”难以解决的问题。总体来看,无人便利店由于体量较小,落地情况也基本都处于“单店”、“试水”阶段,在“十一”黄金周期间表现相对平静。
传统卖场借体验揽客
新零售项目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大放异彩,而传统零售项目同样不甘示弱,通过一系列“促销+体验”的组合玩法,在假日期间也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举例而言,根据苏宁易购提供的数据显示,假日期间购买60英寸以上彩电的用户,72%选择在线下体验购买,而购买嵌入式水槽洗碗机的用户,选择在线下体验购买的占比更是达到83%。分析人士认为,商业活动的多样性及对门店价值的深度挖掘是拉升传统卖场业绩提升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不论是早前所应对的电商冲击,还是如今要与新零售业态争锋,加码体验业态、创新销售场景始终是传统卖场揽客的王牌。苏宁易购相关负责人表示,中秋、国庆双节黄金周既是消费者出游旺季,同时也是“金九银十”的家居装修旺季,而经过此前的门店布局调整,苏宁易购旗下的云店已经引入了不少如“优趣”新奇特零售中心、VR体验馆、手机体验区、苏宁超市、苏宁影城、红孩子等在内的全新业态加入。从成果来看,今年国庆期间,苏宁易购门店高端产品销售大增,其中冰箱和洗衣机产品的人均单价较往年提升20%;且受假期出游高峰影响,如运动户外、汽车用品、休闲食品、酒水饮料等消费量环比增长近3倍。
加码门店体验,注重场景创新的传统卖场还有国美。据国美方面介绍,在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开启前,已对多家卖场进行了布局调整。如在国美马甸新活馆店搭建智能家居样板间进行智能厨电展示,联合HTC Vive、三星Gear VR等硬件厂商开设VR影院、打造烹饪体验中心提供烘焙教学服务等,吸引了大批消费者。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任李勇坚曾表示,无论零售的概念被如何定义,核心依旧是消费者,需要商家不断深层次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北京商报记者 吴文治 陈克远 陈韵哲 智惠 实习记者 徐天悦/文 李烝/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