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增持菜鸟股权,从原来的47%增加到51%,并新增一个董事席位,从而占董事会7个席位中的4席。阿里要对菜鸟投入1000亿布局中国物流网络。
随后,汉森供应链总裁、中国电商协会物流专家黄刚在个人微博对这次股权收购的战略进行了解读。在他看来,阿里这次增持菜鸟股份实则是阿里在全面推动自建智能化的物流供应链大生态体系。
易观流通行业高级分析师杨亚琼也就阿里加码菜鸟的原因和时机向全天候科技进行了分析,她认为阿里加码菜鸟是为了进一步布局新零售,而阿里选择这个时候发布消息,则是因为双十一即将到来。
黄刚指出,这次收购的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供应链的数据技术 2、智能仓储群建设 3、全球超级物流枢纽 4、智能配送
基于黄刚本人对菜鸟多年的熟悉,他还解析了马云在这个时候深度布局物流的战略内幕:
1、布局新零售物流供应链:未来的新零售背后是S2b2c的模式,阿里的战略是做大“大S”,对于“小b”提供整套的供应链服务,不管是和盒马还是天猫小店,背后都是新零售的大布局,需要的全新的供应链服务。
2、新零售的物流,已经不是传统的快递包裹物流了,未来的菜鸟将在智能化的物流全面布局,马云说的10亿/天的包裹,这是传统的快递干不了的,马云将用机器人和智能技术来干了。
3、阿里和菜鸟重金投入物流领域,一投就是1000亿,这算是中国物流业历史上最大的押注,这对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有这积极的促进作用。
4、这一信号暗示,马云自建大物流生态开始了,这一战略背后就是阿里全面推动自建智能化的物流供应链大生态体系,而不是传统的仓干配的物流网络。
5、阿里和京东的血拼才刚刚开始,相对于竞争对手京东,在物流上面也投入了据说好几百亿。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京东打造的是一家物流公司,主要是服务于自身平台,在逐步开放,而菜鸟是在架构一张全球物流网络,这种张力和想象力是完全不同的。
易观流通行业高级分析师杨亚琼向全天候科技表示,阿里加码菜鸟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新零售战略。阿里的新零售战略是想成为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物流是其中重要环节,从行业竞争来看,京东的自营模式在物流环节相对强势,对物流的自控能力会高于第三方的联盟模式,京东和阿里在物流环节存在直接的横向竞争,从业内来看,加码菜鸟会加强自身的短板。
对于阿里为什么选择此时加持菜鸟,杨亚琼分析称,今年五月底,菜鸟和顺丰的数据之争,引起业内纷争,投资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布,是因为双十一即将来临。同时,跟国内城镇化商业、社区商业结合起来看,物流更为关键,因为社区商业覆盖密度更高,物流派送的频次更高,前端最后一公里、前置仓储的密度设置安排都需要很强的物流把控。另外,大规模的物流体系建设背后可能是为了其数字云服务,在阿里整体的生态布局里,云服务具有很强的优势。把生活化的物流都放在阿里云上,是调动社会资源很好的方式。
另外,阿里也在做一些跨境的物流,先打国内通物流节点,再疏通国际物流,可以加快商贸效率,有助于实现阿里的全球化的商贸期望。同时,也帮助业内对阿里的竞争态势有一个更加良性的认知,长期来看,其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