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谷歌HTC共寻未来-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6 01:46:51]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2017年9月21日,HTC董事会在台北市决议通过与Google签订合作协议书。 资料图 收购HTC部分手机业务,谷歌不但是要把控软件,还要回归硬件,走“软硬一体化”之路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文丽娟

2017年9月21日,HTC董事会在台北市决议通过与Google签订合作协议书。 资料图

收购HTC部分手机业务,谷歌不但是要把控软件,还要回归硬件,走“软硬一体化”之路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文丽娟

HTC——这个曾经令台湾地区无比骄傲的手机行业龙头品牌,如今“壮士断臂”,将原参与打造谷歌Pixel手机的团队成员和相关员工,以及部分相关资产,卖给了美国谷歌公司。

当HTC董事长王雪红在9月21日宣布这一消息时,很少有人觉得意外。从2013年HTC股价出现大跌开始,科技界对于HTC将被收购的猜测从未停止。直到2015年,王雪红出任公司CEO,本想亲自拯救HTC,最终却只能将HTC部分手机业务变卖。

谷歌与HTC的交易金额为11亿美元。除出售Pixel手机业务外,HTC还会将知识产权非专属授权予谷歌。HTC仍将保持自有手机品牌,交易预计于2018年初完成。

于谷歌而言,这一交易强化了其对智能手机及硬件产品事业的投入,可加速向“设备与服务”转型。如谷歌硬件资深副总裁Rick Osterloh所称:“迫不及待欢迎HTC团队加入谷歌,为全球消费性产品注入更多的创新动能与发展。”

而对王雪红来说,这代表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再次迈出稳定的一大步,也能确保HTC在智能手机和VIVE虚拟现实事业可持续创新。

问题是,11亿美元的代价,能否扭转HTC和谷歌的命运?答案似乎并不乐观。

根据调研机构IDC发布的数据,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排名上,HTC目前的市场份额仅剩0.68%,跌出前十。它曾经辉煌至极,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自苹果、三星崛起后,三者并驾齐驱,巅峰时期的市值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

“但之前的成功让HTC陷入了惯性和路径依赖,背靠谷歌这棵大树进行代工,在终端产品上未能发力,在新的产业浪潮到来时未能及时转身,与用户距离太远,在用户面前丧失了品牌价值。”产业观察家洪仕斌对法治周末记者称。

9个季度持续亏损

通信专家刘启诚向法治周末记者分析,与6年前谷歌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不同,这次谷歌与HTC的交易,是互联网“生态系统”厂商收购了硬件设备厂商的代工能力。

“HTC Pixel手机业务的出售,印证了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互联网正在逐渐颠覆和整合周边的传统产业,将软件和硬件制造结合,通过"软硬一体化"向大数据方向靠拢。软件和硬件的落脚点在于服务用户,这里面最大的价值就是大数据。”洪仕斌表示。

谷歌此次的收购手法与此前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的手法也不相同。根据HTC官网发布的消息,此次交易要点有:参与打造Pixel手机的HTC成员将加入谷歌;HTC将获得11亿美元现金;HTC将知识产权非专属授权予谷歌;HTC优秀的研发人才目前正积极准备下一代旗舰手机;谷歌视台湾为创新和技术中心作出的可观投资等。

HTC相关负责人在9月21日举办的媒体说明会上披露,HTC目前约有4000名智能手机研发工程师,其中将有约2000人并入谷歌,占Pixel项目总人数的七八成。不过,所有进入谷歌的员工需经过谷歌一对一的面试,而那些不能被谷歌接纳的人员如何去留,HTC和谷歌在会上并未作出回应。

但HTC的转型已经无可避免。虽然HTC从手机代工厂成功转型为品牌厂商,不过近年来智能手机业务下滑严重。

根据HTC财报,从2015年第二季度开始,HTC出现亏损,之后一直处于下跌状态。2016年的四个季度里,净亏损额分别为26亿新台币(约合5.93亿元人民币)、31亿新台币(约合7.07亿人民币)、18亿新台币(约合4.11亿人民币)和31亿新台币(约合7.07亿人民币)。2016年的总收入同比下降35.8%。HTC公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在第二季度亏损6423万美元,这是HTC连续9个季度出现亏损。

HTC“服软”

有业内人士称,HTC出售部分手机团队是为了套现补血,同时减少支出。对此,HTC智能手机暨物联网事业总裁张嘉临回应称,HTC的财务情况是健全的,这次交易不是为了套利和减少成本,HTC团队适合做创新型事情,不适合做产品的成本控制。

张嘉临所称的“不适合做产品成本控制”正是HTC在三星、苹果等厂商发力高端手机市场,其余国产手机品牌依靠性价比优势占领中低端市场后,无所适从的一个重要原因。

巅峰时期的HTC,是安卓阵营的龙头,在美国智能市场的份额仅次于苹果,有很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在2008年到2012年间,HTC每个月更新一部,销往全球各地。规模效应、谷歌的安卓红利等,让HTC有着很好的成本控制能力。

早在2008年,HTC就与谷歌开始合作,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安卓手机HTC Dream。但在2011年下半年,苹果和安卓阵营爆发专利大战,作为安卓阵营代表的HTC首当其冲,在美国遭遇禁售,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下滑至6.2%。此后,HTC在欧洲多国市场同样遭到专利侵权诉讼,旗下产品相继被德国英国禁售。

随后,HTC将中国大陆市场作为重点,但坚持走原有的中高端路线,结果不仅在高端市场没有占领一席之地,也错过了中低端市场机会。

彼时,华为、小米、OPPO、vivo等国产手机开启多产品线战略,进攻中低端市场,且乐视、酷奇、锤子等新生代品牌诞生,迎合大众市场。

“HTC错把原来的优势当成现在的优势。”洪仕斌对法治周末记者说道,“在激烈的竞争面前,HTC原来的硬件制造和迅速布局智能机的优势已经不再,市场表现引发连锁反应,其对于供应链的话语权也日益削弱。”

几经挣扎的HTC最终将部分手机业务“割肉”给了谷歌。但“割肉”之后,HTC能否扭转落后的命运?

项立刚对法治周末记者称,11亿美元解决不了任何大问题,HTC在手机市场已经很难崛起,不可能依靠这笔钱变得更强大。而对于HTC正在发力的VR业务,刘启诚认为,也要看未来VR虚拟现实的应用市场有多大,这取决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发力,毕竟苹果、三星和国内硬件品牌都在做VR,且已涌现出不少新兴公司。

谷歌需要改变

谷歌硬件高级副总裁里克·奥斯特罗声称:“我们团队的目标就是向全世界的人提供最棒的谷歌体验,覆盖硬件、软件和服务。”

据洪仕斌分析,谷歌对HTC部分手机业务出手的目的,不但是要把控软件,还要回归硬件。“硬件才是连接用户的终端入口,软件做得再好,如果没有到达用户的产品,都是虚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谷歌要通过把握终端产品入口,来体现软件的价值,要走"软硬一体化"之路。”

但谷歌的这一转型将充满挑战。

“"软硬一体化"是个大方向,但谷歌要想将代工转换成"软硬一体化"的能力,仍很艰难。因为企业做软件有做软件的基因,做硬件有做硬件的基因,做服务有做服务的思维,要将软件基因和硬件基因形成整合力量,并不容易。谷歌在从传统上属于做服务的公司,在硬件方面的经验很欠缺,千用户千变化,谷歌不容易搞定。”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对法治周末记者说道。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虽然谷歌创造了安卓操作系统,但其推出自有智能手机和平板的历史并不长,它与HTC、LG、华为等企业合作,制造过Nexus设备,销量不高,用来展示新版安卓操作系统。

2011年,谷歌投资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收购之后摩托罗拉独立运营,销售低端手机;2014年,谷歌出价29亿美元将摩托罗拉卖给联想;2013年,谷歌首次推出自有品牌硬件,Chromebook Pixel;2015年,谷歌推出新版Chromebook Pixel;2016年,推出自有Pixel Android手机。Pixel和Pixel XL是高端智能手机,制造商正是HTC。

不过,根据IDC数据,2016年,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三星约占21%份额,出货3.11亿台;苹果排名第二,份额15%,出货2.15亿台;华为位列第三,份额9%,出货1.39亿台;谷歌销售200万台Pixel智能手机,HTC销售1390万台,份额0.9%。

如今“吃”进HTC部分手机研发团队,谷歌方面认为能“为全球消费性产品注入更多的创新动能”,但在项立刚看来,手机能否卖得好,与设计、品牌和市场等有关系,这三个要素对于谷歌而言没有变化,而是通过收购让代工企业产生了变化,因此此次收购对谷歌的影响不会太大。

责任编辑:高恒涛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