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共享单车进入精耕细作时代-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6 01:46:01]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资料图。 原题:三年须报废 完好率不低于95% 共享单车进入精耕细作时代 法治周末记者 平影影 骑车两分钟,开锁俩小时。 快点快点快点……裴颖紧紧盯着手机屏幕,眼看着开锁进程到96%开始停顿,她的心

资料图。

原题:三年须报废 完好率不低于95%

共享单车进入精耕细作时代

法治周末记者 平影影

骑车两分钟,开锁俩小时。

快点快点快点……裴颖紧紧盯着手机屏幕,眼看着开锁进程到96%开始停顿,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已经试了三辆摩拜单车、两辆ofo小黄车了,如果这辆再有问题,上班就要迟到了。

只听“滴”的一声,锁开了,裴颖松了口气,她飞速跳上车,在北京早高峰的车流中快速穿梭,然后消失不见。

包括裴颖在内的多位上班族,把下地铁后找到能骑的共享单车称为“运气”。他们手机里安装了摩拜单车、ofo小黄车、小蓝车等多款共享单车软件,即便如此,也会碰到连续扫码都是故障车的情况。

不过这种情况或许很快就会得到改善。

9月19日,北京市交通委发布共享单车新政配套文件,《共享自行车系统技术与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和《自行车停放区设置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其中,《规范》对共享自行车车辆标准、企业运营和政府监管平台、信息系统安全等进行全面规范,提出了“三年应更新或报废”“存量车复检”“投入运营的共享自行车完好率应不低于95%”等要求。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共享单车行业一系列管理规范措施的发布,共享单车行业将告别野蛮增长,迈入精细化发展时代。

亮点:使用三年应更新或报废

记者注意到,《规范》首次明确要求,每辆车应在车架前管处打永久性标记(钢印),且钢印清晰,编码具有唯一性。共享自行车一般投放使用三年应更新或报废。

同时,每辆共享自行车出厂前应经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对已经投入运营的共享自行车,每个车型按生产批次应每年定期进行存量车复检,不合格产品批次应全部召回。

针对日常使用的车辆,企业应当对共享自行车进行周期性整备,投入运营的共享自行车完好率应不低于95%。

《导则》则对自行车停放区的设置、停放标准要求作了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八种禁止设置自行车停放区的情形,包括占用车行道、消防通道、盲道空间的区域,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区域,影响通行安全、集散安全的区域等。

对于《规范》和《导则》中的要求,多家共享单车企业表示已经做好布局,电子围栏等技术也进入到调试和备案阶段。

如对于三年更新或报废的问题,摩拜对媒体表示:“摩拜单车从成立之初就高度关注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到车辆报废回收的问题,每一辆摩拜单车都具有四年的免维护期,车辆配件都是可回收材料。”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5月,摩拜与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结为战略合作伙伴,由后者为摩拜单车提供单车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回收拆解及无害化处理等专业化服务。

ofo相关负责人则告诉法治周末记者,ofo小黄车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保证更新换代车型符合要求,ofo目前与北京市城市资源回收服务中心合作,探索更多的回收方式,使循环经济良性健康发展。

未来,ofo会在重点区域增加运维人员和近百辆调度车,对线下车辆进行网格化管理。此外,ofo已具备电子围栏相关技术条件,并配合相关部门完成相关接口调试工作和备案工作。

分析:不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和负担

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规范》中的三年更新或报废的规定引发了巨大关注和争议,有观点认为该规定没有理论依据,也有观点认为,该条规定会加重共享单车企业的运营成本和负担。

但实际上,这项规定并非首次提出,早在今年3月9日,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总工程师徐道行向媒体公开表示,上海市关于共享自行车标准正在制定,当时披露的标准细则包括:存量车必须每年“体检”、上路三年强制报废、车辆完好率95%以上等。

当时互联网行业观察人士刘兴亮就提出,对于车辆质量和成本不同的平台,不能以三年为期限进行一刀切。

而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互联网法律部主任李亚则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共享单车作为公共自行车,其使用频率非常高,相较正常自行车损耗也非常大。因此设定共享单车有效的使用时间,是对消费者生命安全负责的体现。

北京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会长郭金芝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因为质量问题,共享单车在使用一定期限后肯定需要更新。一定的使用周期也符合车辆零部件的使用限制和满足国标的规范,三年是经过相关部门评估测算的。

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受“三年期限报废”这一规定影响最大的是摩拜单车。众所周知,摩拜是自主设计生产制造模式,并在一开始喊出了“四年免维护”的口号。根据公开报道,摩拜初代车型成本高达3000元每辆,改良后的新版车型,成本也在1000元上下,远高于车辆造价几百元的竞争对手ofo。如此一来,三年期限一到,摩拜单车或将面临巨大的投放压力。对于这种观点,摩拜并未进行回应。

但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三年更新或报废不会加重企业的运营负担。他表示,从本月开始,北京已经对本市的共享单车进行了总量控制,这样一来,企业就不能像以前一样无限制地投入新车,这方面的成本也会大大减少。

朱巍认为,《规范》和《导则》的出台能引导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投向了维修与管理,由此可见,企业只需在经营重点上进行调整,总体负担并不会增加太多。

专家:进入精细化发展时代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共享单车企业在各大城市攻城略地,疯狂投放。今年9月23日,公益组织“GoalBlue为蓝”发布的《步行与自行车交通蓝皮书》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8月,全国70多家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已累计投放超1600万辆共享单车,累计服务超过15亿人次。

但共享单车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乱停乱放、用户无视交通规则、“僵尸单车”无处不在……今年8月,交通运输部公布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此后各地纷纷出台了本辖区内的规范共享单车指导意见。

不仅如此,各地还陆续出台政策,对共享单车进行总量控制。如9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下发通知,暂停在北京新增投放共享自行车。至此,北京成为了继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地后,第12个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的城市。

法治周末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位专家都认为,随着各地共享单车管理细则的出台,共享单车将彻底告别野蛮生长,进入精细化发展时代。

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叶萍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共享单车在发展之初,关注的只是抢占地盘、扩大规模,企图以量取胜,却在快速增长中积累了大量的问题。

“共享单车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如今必须进入到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的阶段。”许叶萍说,“例如乱停乱放的问题,在被社会诟病之初,就有声音认为政府没有设置停放区,慢慢地很多地方划出了停放区,但乱停乱放的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政府做了该做的事,企业是否也该做一些事呢?电子围栏有没有落实?运维专员数量是否足够?”

许叶萍表示,如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范,企业应当重视起来,执行落实相关规定,而监管部门也应当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这些规范能够执行到位。

“规范已经制定得很全面、很细致了,下一步的重点就是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企业能够实施。”许叶萍说。

朱巍也认为,目前共享单车已经步入了精细化发展的时代,而这将成为共享单车未来发展的主基调。

“此前有部分共享单车企业在衡量制造新车与维修新车之间的成本后,发现维修费用并不低,于是宁愿让街头"僵尸单车"蔓延,一味地投入新车,未来共享单车企业应当是将存量车进行精细化管理运营,解决前期出现的乱停乱放、故障率高等问题。”朱巍表示。

责任编辑:王硕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