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终于让步。
9月18日,苹果最新公布的App Store审核指南取消了第三方应用中个人对个人的打赏抽成。而就在不久前,苹果还曾表现了其在iOS领域的霸权,强硬地要求国内的应用厂商服从其打赏分成政策。
不过,博弈仍未停止。新规中,苹果虽然不再对打赏抽成,但同样也不允许微信等平台从内容创作者的打赏中分成。
或“服软”
长达5个多月的博弈,以苹果的“服软”暂告一段落。
从2017年4月开始,包括微信、微博在内的iOS应用陆续取消了内置打赏功能。原因在于,苹果欲推行其对打赏抽成30%的政策。
在今年6月更新的《App Store审核指南》中,苹果称,如果开发者想在iOS软件提供下述功能(比如用户订阅、游戏内虚拟货币、游戏级别、获取高端会员内容,或者提供完整功能版本等),则开发者必须使用软件内购买,即使用App Store的支付渠道购买。
彼时,包括微信、直播平台、知识问答社区等应用,都收到了苹果的这一通知。苹果要求它们禁用打赏功能,并认为给作者或主播打赏都相当于应用内购买,苹果应参与抽成。
“苹果的这一政策,遭到不少开发者以及用户的批评。”有业内人士告诉新金融观察记者,分歧在于苹果与国内应用厂商对“打赏”的理解发生了偏差。
2016年,微信、映客、今日头条等内容平台开始试水,纷纷上线“打赏”功能,以提醒和激励用户对喜爱的优质内容以“打赏、赞赏、给小费”等方式,自主决定付费金额,并带动了直播、知识付费等诸多新兴的商业模式。而在国外,类似Facebook Live等美国直播应用并未提供这样的功能。
理解不同,或只是一方面。另一关键,则在于利益动机。目前苹果正在大力推行Apple Pay,还尝试以补贴等手段获取中国用户。且,一直以来,苹果不单是一个手机供应商,还是大规模的手机用户基础上的平台应用分发商,其“硬件+软件”闭环生态,构筑了一个封闭的王国,这亦意味着丰厚的收入。仅上述其于App Store对应用内抽成30%的政策,便在今年上半年为苹果公司带来了49亿美元的收入。
当然,争议也是巨大的。尤其是,针对于打赏。
比如锤子科技CEO罗永浩便公开评论称:“打赏是用户对贡献内容者的馈赠,不是App官方卖东西赚钱。”并认为,苹果对打赏同样抽成30%的行为是不分青红皂白,十分不妥。
这也引发了微信等知名应用的强势反击,后者iOS版微信公众平台彻底关闭打赏功能,并表示关闭打赏功能是在跟苹果长期沟通协调无果后的结果。
或是看到来自用户、开发者的反对声音,又或者涉嫌滥用在iOS操作系统的市场支配地位而被举报,并导致监管部门的出面,苹果开始重新思考其在中国互联网的“打赏抽成”政策,并最终“服软”,于近日取消了这一政策。
还在博弈
早在今年7月份,市场上便已经传出苹果将取消对打赏抽成。确实,这几成定局。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App Store审核指南最新表述中可以看出,苹果虽然不再对打赏抽成,但也不允许微信等平台从内容创作者的打赏中分成。
IT分析师付亮认为,按现在的情况,苹果将“打赏”分为两类,一类是微信、知乎等这类平台自身不抽取提成的“打赏”,苹果也不抽取,但直播等需要从主播打赏中抽取提成的平台并不在新规涉及的范围内,无论平台抽取主播多少提成,苹果依然会按30%的比例收取。
也就是说,在跟微信等的沟通下,苹果对“打赏”有了进一步理解:微信平台没通过“打赏”赚钱,不适用于“应用内购买”。
但直播平台,则不一样。这意味着,平台流水极高的直播平台,并未从苹果此次调整中获益。
一直以来,用户在直播平台上靠购买虚拟道具来“打赏”主播,直播平台上售卖的虚拟道具,和游戏产品中的虚拟道具一样,按照苹果规定只能使用IAP(in-App Purchase)服务。
“最直接受益者,还是内容创作者。”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根据苹果新规,同样限定了微信、微博、知乎等平台对内容创作者抽成的可能。
对于苹果此番调整,微信方面称,双方正在密切沟通中,目前暂无新进展。而知乎方面表示:“对知乎来说,专栏的赞赏可以不接苹果内购,继续用微信支付,而Live还是继续使用知乎币。”
此次苹果的转变,还是基于市场。
要知道,中国消费者在苹果应用商店的消费规模,是在其拥有庞大硬件用户规模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一个事实是,目前苹果iPhone手机在华销售并不乐观。
有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数据显示,苹果的占有率为9.2%,同比下降了3.5%。目前国内市场是安卓系统主导,有八成之多。业内人士分析推断,一旦苹果滥用其iOS支配地位,国内应用厂商以及用户放弃iOS端,也是可能的。苹果做出改变,也是水到渠成。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市场愈来愈重要的背景下,苹果需要在中国更多倾听用户和开发者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