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经营两年,小米或已迎来全面复苏。不管是小米的销量,还是外界对小米MIX系列的好评,都正在证明这一点。
相应的,则是老牌手机巨头HTC的没落,其最终选择出售给谷歌。此外,没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 iPhone 8在中国遇冷了。互联网搞机江湖中,从不缺乏变数。每一次格局变天,背后势必腥风血雨。
小米复苏
雷军说,小米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从现在看,确实如此。
根据小米公布的数据,小米手机在二季度出货量达到2316万台,季度出货量首次突破2000万台,环比增长70%。这是小米成立以来所创下的最高纪录。
这也给足了雷军底气:“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销量下滑后能成功逆转,除了小米。”
一个事实是,过去两年,小米经历了一个抛物线式的低谷期。2014年、2015年小米都保持了中国第一、全球第五智能手机厂商的地位;但到2016年,小米已掉出全球前五榜单,在中国市场,小米亦从第一跌落到第五。小米所创下的互联网手机神话,进入了疲软期。
“没能及时在产业链布局和提高产业链影响力方面有所作为,用户从发烧友群体向大众群体切换时,过于依赖价格的一种竞争维度,忽视了品质和个性化维度。”《价值线》专家尹生曾对小米成绩的下滑作出如此分析。
困境之下,雷军自然无法坐视,开始主导并作出一系列调整,带领着小米在2016年进行了全方位的补课。
都补了哪些课,有分析人士总结为,在研发和供应链层面,联合创始人周光平被撤换,由雷军亲自负责;在渠道方面,总裁林斌大规模开线下店,并发动全国群众开小店狙击OPPO、vivo等对手;在国际化方面,印度市场业绩提升,从而刮起“小米旋风”。
拿重振供应链来说,有消息称,雷军除了对团队动刀之外,还或因为小米供应链团队与三星发生不谐,于2016年7月亲自到访三星总部,外界普遍解读他是去向三星请求屏幕供应了。一位熟悉供应链的人士分析说,雷军很可能是亲自去三星致歉并希望对方供应屏幕的。
调整是有成果的,最终小米走出低谷,甚至连米粉经常吐槽小米“耍猴”的声音也渐渐变少。
一时间,雷军意气风发,只是对于正在重生的小米来说,它仍要正视其虚假宣传的问题。
后者,同样是成败关键。
有网友曾指出,小米MIX2宣传图造假,真机与效果图不一致。比如宣传图中的边框便比真机要窄很多。随后,小米也更新了官网的图片,加厚边框,与真机更接近了一点。
此外,小米笔记本 Pro亦被指出存在类似问题。不少网友表示小米在PPT中小米笔记本Pro底部加了阴影,看上去比MacBook Pro薄了不少。
小米若想走得更远,雷军要做的还有很多,但毕竟小米已经爬出泥潭。
格局生变
曾是全球手机制造巨头之一的HTC就没那么幸运了,其于日前将部分手机业务以11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谷歌。
根据咨询公司尼尔森的相关报告,六年前HTC最为辉煌时曾经以21%的份额位居全球智能手机厂商第二,仅次于市场份额为29%的苹果公司。
但后来,HTC在苹果、三星以及华为等巨头夹击下举步维艰。国际数据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排名上,HTC已跌出前十,市场份额仅有0.68%,在大陆的市场份额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2016年HTC营收重挫35%,巨亏105亿新台币。根据其最新月度财报,今年8月其总营收为30亿新台币,同比缩减54.4%,为近四年来最低单月收入水平。
“本质上HTC是依赖代工产业发家,其本身的基因就刻上了太重的代工印记与硬件思维。过于着重产品的硬件制造而忽视了产品设计与创新以及软件的优化。”TMT行业资深评论人士王新喜认为,HTC在产品的更新迭代上对时代潮流把握不准,在创新设计层面与软件体验层面缺乏基因,软件生态几乎是零。
而智能手机越到后期,就越注重软硬件体验、工业设计、产业链、品牌、渠道、营销、产品创新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实力。于是,对于一个在软件生态上并没有任何基因的手机厂商而言,往往在软硬件体验优化层面,很难跟进竞争对手的脚步。
于是在手机行业,HTC逐步步入沉寂。
业内共识是,在风云变幻的手机江湖,成王败寇。残酷的红海竞争,所有的从业者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败出。
甚至连苹果,都很难说稳操胜券。其新发布的iPhone 8,便在中国市场遇冷。
新金融观察记者了解到,在iPhone 8开售当天,苹果各地的专卖店往日排队的现象不复存在,且光顾的用户寥寥无几,现场颇为冷清。
苹果遇冷,归根结底是其创新优势不再那么明显。
有业内人士直言,当下全球的手机品牌都在紧跟技术潮流,苹果很难竖立独特的技术和设计壁垒。
就拿苹果日前刚推出的新款无线充电iPhone,配有全面屏和双摄像头等来说,其实这些功能已经在华为、OPPO、小米等国产手机以及三星电子上广泛应用了。
有的正在复苏,有的则正在没落。可以预见的是,全球手机市场格局,在迎来了全面屏时代后,又将进行一波新的调整。
谁能笑到最后,仍然未知。但确定的是,不进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