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禁止使用手机的日子可能要一去不复返了。比吃瓜群众更兴奋的,当数机载Wi-Fi的提供者。毕竟,市场需求即将释放意味着大生意就要来了。不过,这生意到底能不能有没有的赚、何时才能赚,现在定论为时尚早。
口子开了
一则来自民航局的消息让业界和公众都兴奋不已。
近日,中国民航局宣布,《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部)第五次修订已获交通运输部通过,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当数有关机载电子设备的相关规定。
根据修订案内容,未来将允许由航空公司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中国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副司长朱涛公开表示,“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会看到中国的航空公司允许在飞机上使用相应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轰动,是因为一直以来我国对于飞机上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规定都相当之严格。“这么多年这个口子终于开了,其实早就该开了。”先后从事通航、民航工作的业内人士丁晨(化名)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
据他介绍,一直以来都在说飞机上使用手机会造成安全问题,但实际上,“我们圈里的人都知道,最初的时候这就是一个猜测,到现在也没有任何数据或者实验来证明使用手机会影响飞行安全。”
后来,随着手机设置的更新换代,其他很多国家都已经逐渐放开了对此的要求和限制,但我国在这方面一直比较谨慎。
1999年我国第一次颁布了CCAR-121,此前一共对其修订过4次,均未表达过“解封”的意思。到去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中,还将“违反规定使用手机”视为“危及民用航空安全和秩序的非法干扰行为”,最高罚款5万元。
也因此,这一次的解封意义重大。
机载Wi-Fi笑了“等了好久终于等到这一天。”王琦(化名)是北京某科技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听到解封的消息后,他这样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王琦所在的公司主要是为大交通信号及运输调度指挥提供系统集成产品,“飞机上的Wi-Fi是我们的业务范畴之一。”
尽管如此,由于前几年相关政策的限制,使得公司在机载Wi-Fi方面的发展并不顺利,“这块业务贡献非常少,倒不是技术上达不到,而是因为下游客户少,没人敢用。”王琦说。虽然公司还有很多其他业务,盈利也不错,“但相比之下,机载Wi-Fi绝对是未来空间最大的一块。”
其实,从去年底开始,王琦所在公司就已经加强了机载Wi-Fi方面的研发和设计,因为身边不断有民航的朋友在耳边吹风:“肯定会开放的,你们得提前准备好。”而他也一直在关注国内几大航空公司的动向。从上市航空公司披露的信息看,目前东方航空(600115,股吧)、海南航空(600221,股吧)、春秋航空等都已经布局了机载Wi-Fi。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意识到风向要变了。”抛开那些宏观的原因不谈,“现在手机、平板电脑等几乎成为普通人的标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就算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也得开放吧。”这是他最原始的判断。
据丁晨介绍,目前机载Wi-Fi主要由两种方式提供。一类是各种通信技术运营的科技公司,通过与航空公司的合作提供相关服务;另一类则是航空公司自己开发,但后者的成本比较高。
王琦的公司属于前者,他坚信这次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解封是给航空公司机会,更是给自己这样的公司机会。“毕竟,我们在这个领域很多年,有一定技术积累,优势比较明显。”
竞争来了
王琦将新政策比喻为“春风”,但他也坦承,“从"春风"到真正的"春天"还有一段距离,这期间肯定是激烈的竞争。”对航空公司而言,早一天实施机载Wi-Fi的安全使用意味着提升用户体验,从而进一步增加乘客们选择航班的意愿。根据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最近发布的机上Wi-Fi年度调查结果显示,机上Wi-Fi已经成为影响乘客选择航空公司的三大因素之一,仅仅次于机票价格和航班时刻。
“上是一定会上,但自己研发还是用第三方的、用第三方的用谁的不用谁的这些都是航空公司说了算。”丁晨表示。由此看出,选择自主研发的航空公司已经把王琦公司这样的第三方公司排除在外了,而王琦能选择的就是在同行企业中胜出,取得和非自主研发的航空公司合作。
竞争已经开始了,目前已经有部分航空公司的部分航线尝试机载Wi-Fi,比如东方航空部分航线提供免费Wi-Fi,所有舱位都有,但有名额限制,先到先得。南方航空(600029,股吧)则预计未来部分航线的两舱(头等舱和公务舱)提供免费Wi-Fi。春秋航空新闻发言人张武安也公开表示,乐观估计,明年上半年,旅客有望在飞机上使用手机。
无论是航空公司自己还是第三方公司,即使有一天能够实现所有航线所有舱位都提供机载Wi-Fi,如何盈利则是下一个问题。“航空公司自己做问题不大,能够担负得起,如果是第三方公司来做,就必须涉及收费问题,国外很多航空公司Wi-Fi都是收费的,按流量或者按时间计算,而国内乘客更愿意的肯定是免费。”丁晨表示。现实的情况是,竞争企业前期为了推广基本都实行免费,“可乘客一旦适应了免费,再想推收费就困难了。”春秋航空一名工作人员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
一旦公司无法盈利,那么机载Wi-Fi的未来就很难预料了。此前城市公交、地铁、高铁等运输工具上都提供过Wi-Fi,大体情况都不是特别理想,有的甚至已经彻底消失。在丁晨看来,虽然机载Wi-Fi和过去某些带有公益性质如公交车上的Wi-Fi有本质区别,但企业想要获利也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