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科技9月14日消息,昨日,国家版权局就网络音乐版权等问题约谈多家音乐公司,要求遵循公平合理原则,避免独家版权。
约谈企业包括环球音乐、华纳音乐、索尼音乐、英皇娱乐、中国唱片总公司、正大国际音乐等二十余家境内外音乐公司以及国际唱片业协会等相关协会主要负责人。
版权管理司负责人指出,自2015年规范网络音乐版权秩序整治以来,推动建立网络音乐版权授权、运营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但当前网络音乐版权市场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抢夺独家版权、哄抬授权价格、未经许可使用音乐作品等现象,网络音乐版权秩序受到破坏。
国家版权局称此损害了音乐权利人和消费者的权益,不利于音乐作品的广泛传播和网络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此,版权管理司负责人表示,希望各音乐公司遵守版权相关法律法规,抵制各种音乐侵权行为。要促进网络音乐全面授权、广泛传播,避免授予网络音乐服务商独家版权;
要遵循公平合理原则,不许可、纵容、挑动网络音乐服务商哄抬授权价格、恶性竞争;要支持版权集体管理组织依法行使权利,保障音乐权利人合法权益,授权音乐作品应当权属清晰、链条完整;要探索建立更加良好有效的版权相关模式,维护良好秩序。
音乐行业恶性竞争面临终结
2015年,国家版权局发布“史上最严版权令”,一夜之间,各家音乐平台短时内下架了220万首未经授权的音乐作品。此后,各音乐平台之间陷入版权大战,独家版权授权费则在竞争中,不知不觉增长了十倍,最高的时候,甚至出到4.5亿美元水平。
实体唱片没落之后,唱片公司迎来了数字音乐版权费暴利的转折。行业则形成马太效应,场上一时只剩下了腾讯、阿里、网易和百度几个大玩家。
两年之内,腾讯与阿里投入巨额资金,基本上已将全球唱片公司资源瓜分完毕。但对于其他玩家,存活方式似乎只剩签署转载协议。例如,网易云音乐就极度依赖腾讯的资源。
版权纠纷越演越烈,8月,网易就曾下架大批音乐。9月12日,阿里音乐和腾讯音乐达成版权转授权合作,被外界解读为针对网易云音乐的一场狙击战。
9月12日晚些时候,国家版权局就约谈了腾讯、阿里、网易云乐、百度音乐平台的主要负责人,要求全面授权广泛传播音乐作品,不得以任何形式从事音乐版权集体管理活动。
在网络音乐正版化正成为行业共识的前提下,国家版权局正在终结音乐版权的恶性竞争,高价独家授权将成为历史。
无论如何,商业竞争在用户利益面前,终将让步。数字音乐行业新一轮重新洗牌的时代,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