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优势不再
十年前当乔布斯正式向世人介绍 iPhone 这款智能手机的时候,他的说法是“超过任何其他的移动电话足足五年”。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乔布斯的断言似乎都是适用的。不过到了现在,情况已经有了改变。
竞争对手们的奋起直追是显而易见的。如今安卓的智能机只要是旗舰级别,它们已经有了足够强悍的性能,再加上随着操作系统的不断优化和更新,两者结合在一起已经带来了不输 iOS 的流畅体验。至于新技术运用方面,即使“借鉴”iPhone 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安卓机厂商们很多时候显然更加大胆。
在这一点上三星是最好的例子。尽管 Galaxy 系列早期的设计总是被人诟病,甚至还因此双方大打了一场“世纪之战”,但到了现在这个系列的机型已经创出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风格,甚至于在很多新设计上,它都已经走到了 iPhone 前头,比如“iPhone 8”中我们最期待的 OLED 无边框大屏。
看到此情此景,也难怪人们会对苹果的创新大感失望。毕竟很多人使用 iPhone,就是冲着它独特而先进的体验。如果说苹果失去了这样的魔力,这难道还不是要完?然而事实是,很多这样宣称的人都低估了苹果,把它如今要面对的看简单了。
硬件不行软件上这当然不是说 iPhone 不重要,事实上它作为硬件,是苹果这些软件和服务最佳的载体。不过随着人们对服务体验的关注越发增强,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硬件的重要性实质上已经被削弱了许多。
一位来自市场研究公司 Creative Strategies 的技术分析师 Carolina Milanesi 说:“苹果必须要能够把他们拥有的软件和附加服务作为体验销售出去。这样消费者们就会说:’我买它是因为我想要增强现实这样的功能,而不是想要新 iPhone 而已。"
值得庆幸的是苹果至少到目前为止做得还算不错,毕竟他们有着足够的优势。“封闭花园”让苹果对自己的平台拥有绝对的控制力,使得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和新服务能够迅速推广出去。这种控制力也带来苹果设备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的高融合度,高融合度转化为体验时无疑是最理想的,这是竞争对手们很难企及的。
其实通过 iOS 11 的发布,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大趋势。今年我们即将迎来的苹果大事件,其实有很多都和软件有关,比如增强现实,比如新生的 Siri,比如面部识别。
ARKit 被很多人认为是今年 WWDC 大会上苹果最大的惊喜。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这能够让我们以一个相对很低的门槛(iPhone 6s 及以上的设备)去获得水准之上的增强现实体验。ARKit 作为一个开发套件,苹果特有的思维又保证了它能够让开发者在不掌握太多增强现实相关知识的情况下很好地运用它。iOS 11 正式版还没有发布,但来自开发者的成果已经逐渐出现 ——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兆头。苹果表示我们将会在 iOS 11 中迎来一个全新的 Siri。尽管它好像还是原来的那样,但苹果承诺它的声音听起来将会“更像人类”。苹果的 Siri 语音主管阿赛洛认为,只有当它更像人的时候,人们才会开始真正信赖它,并愿意和它沟通。除此之外 Siri 会变得更加聪明吗?我们是可以期待的。苹果一直在保持更新它的机器学习技术博客,而最近绝大多数的文章都是关于 Siri 的。
如果不出意外,面部识别今年会是“iPhone 8”独占的功能。作为苹果意图取代指纹识别的一大功能,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将会改变一切。我们使用 iPhone 的方式,我们对软件、服务的安全验证手段,这些都不会再和以前相同。如果这样一个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安全认证的技术能够普及,那么以后的智能手机体验会是怎么样的呢?
所有的这一切,iPhone 都能够作为一个很好的载体。在这些变化中,似乎只有面部识别对应的 3D 感应技术才能够算是硬件上的创新。但是那些软件上的进步,你真的能说它不重要吗?
步步为营很多人还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 iPhone 的特殊性。这是一款非常少有的,以极少量机型赢得极庞大的销量的产品。iPhone 5s 之前的时代不用说,即使是从 iPhone 6 开始其机型分为两款之后,苹果仍然不像其他的手机厂商,将自己的产品线分为那么多样的多个层次。我们假设两款 iPhone 各占一半销量,其中每一款的供货量都是如此庞大。
如今的这个现状就迫使苹果不得不在硬件上选择更加保守的路线,以保证足够的产能。更关键的是,它不能砸了自己体验优秀的招牌。那么庞大的供货量,苹果必须保证其中的每一部手机都有尽可能一致的质量和体验。iPhone 发展到现在,这样的问题只会比过去更尖锐,而不会有缓和。
事实上对于技术迅猛推进带来的后果,我们已经从“iPhone 8”很可能将遭遇的低产能和延期中看到了。
所以或许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我们其实并不会看到 iPhone 在硬件上有很大很让人震撼的变革,即使人人都会这样遐想。那个时候说不定我们换个角度去看,就会发现它其实已经在软件和服务上带来了很多很多。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对新技术的推广和主流化其速度可以说无人能及,我们不会始终都有被抛弃的感觉。能做到这一点,硬件上缓步推进保持一致性也功不可没。
早在苹果的服务业务第一次展现出强势涨势的时候,很多人就已经惊叹“苹果变成了一家服务公司”。未来软件这块肯定还会占据苹果产品的更多比重,但这是值得我们去高兴,因为这同样意味着很多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