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大摩估算,每年人类花在乘车上的时间为6000亿小时,花在饮酒上的时间为3800亿小时。“无人驾驶”和“共享驾驶”将打通饮酒和开车的时间,释放出更大的酒精饮料需求。
摩根士丹利认为,由于解决了酒驾带来的安全问题,“无人驾驶”和“共享驾驶”将大大利好酒业。饮酒和开车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两大消费,其市场规模分别高达1.5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但由于酒驾带来的安全问题,理论上这两种行为并不能同时进行。这抑制了酒业的发展。
然而,酒驾并非没有自己的市场。在美国,每年的酒驾案件就高达110万次。一旦“无人驾驶”全面推开,政府开始修改酒驾相关法律,酒驾的案例势必会大幅增加。
摩根士丹利预计,未来十年,随着“无人驾驶”和“共享驾驶”推广,全球酒精饮料销量增长率将从现在的2.2%涨至3%。
财富效应:越有钱,越爱喝酒和开车
饮酒和开车虽然目前不能同时相容,但在酒和车上花费最多的是同一批人——有钱人。
摩根士丹利分析指出,购买酒精饮料的费用、购买车的费用都与人们的财富呈现高度正相关。也就是说,喝酒和开车的人群是高度重合的。禁止开车前饮酒在时空上看是酒业的重大损失。
数据显示,各国对酒驾的处罚力度越大,酒精饮料销量就越受打击。
2011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严厉的酒驾禁止令,醉驾可直接判刑。随后,中国酒精饮料销量增长率从15%骤降至-5%,销量大受打击。
同样也是在2011年,苏格兰收紧对酒驾的处罚,当年啤酒销量暴跌9.28%。
2013年,在哥伦比亚政府实施了新的酒驾处罚法令后,该国的酒精医疗销量也降至了1%。
据摩根士丹利估算,每年人类花在乘车(包括自己驾驶和搭乘别人开的机动车)上的时间为6000亿小时,花在饮酒上的时间为3800亿小时。这两个时间段按理应当是严格隔开的。
而“共享驾驶”和“无人驾驶”的出现,将使得这两地各时间段相互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