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在召集各区管理部门和15家共享自行车企业负责人,听取共享自行车投放和管理的意见建议后,北京市交通委研究决定并下发通知,暂停在北京市新增投放共享自行车。
据了解,此前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杭州、福州、郑州等11个城市已暂停共享自行车新增投放,加强共享自行车总量调控和秩序管理。
叫停新增投放的原因
结合北京市交通委发布的通知和现有的数据统计,分析各城市叫停共享自行车新增投放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共享自行车存在投放和停放无序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地铁和公交车站、重要交通枢纽、大型商圈等区域,出现共享自行车过度投放、堆积占道等现象,给城市交通秩序、市容环境和市民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共享自行车已经出现投放饱和状态。据TechWeb报道,截至各城市叫停投放的时间点,北京投放运营车辆达235万辆,上海投放150万辆,深圳投放89万辆,广州投放80万辆,武汉投放70万辆,杭州投放约41.8万辆,南京投放超过45万辆,郑州投放39万辆,福州投放20万辆,南宁投放10万辆,扬州投放5.6万辆,达州投放0.15万辆,合计约785.55万辆。而据交通运输部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7月,全国共享自行车累计投放超1600万辆。
但是根据易观的数据显示,7月份国内共享自行车市场继续快速发展,摩拜自行车日活跃用户量达855万;另一巨头ofo的日活跃用户量则为513万,合计不足1600万辆的累计投放。因此,共享自行车出现了饱和状态,但饱和状态只轻微超出供需平衡临界点。此时暂停新增投放,正好可以让企业对存量自行车进行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各部门联动规范服务
根据北京市交通委的通知,下一步将由各部门联动起来加强共享自行车的管理。
北京市交通委将牵头出台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并制定相关停放区设置技术导则和系统技术与服务规范,建设监管与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承租人信用体系。
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将根据非机动车停放管理规划及停放秩序状况,进行总量调控。各区管理部门按照“属地监管”的原则,对企业和停放秩序进行监督管理,落实自行车停放区设置,制定车辆停放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测算辖区容纳量,并根据车辆停放秩序情况,开展日常监管、信誉考核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企业要承担运营车辆经营与管理的主体责任,诚信经营,暂停车辆新增投放,近期要集中开展使用和停放聚集区的整治,调整优化区域投放布局。做好日常运行调度,规范承租人行为,及时清理违规停放车辆,维护停放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