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咕咚智能运动设备收入将占到营收50% 预计2017年实现盈亏平衡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23:10:13]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要运动用咕咚”的口号被咕咚换成了新的“智能运动尽在咕咚”。 在8月29日的咕咚智能运动战略暨新品发布会上,咕咚创始人、CEO申波正式对外宣告启动 “智能运动”新战略,进军智能运动装备领域,并发布了
DoNews 8月30日消息(记者 赵晋杰)“要运动用咕咚”的口号被咕咚换成了新的“智能运动尽在咕咚”。
“要运动用咕咚”的口号被咕咚换成了新的“智能运动尽在咕咚”。

在8月29日的咕咚智能运动战略暨新品发布会上,咕咚创始人、CEO申波正式对外宣告启动 “智能运动”新战略,进军智能运动装备领域,并发布了旗下第二款智能运动装备——咕咚智能健步鞋,再次联手京东启动众筹,众筹价格179元/双。

更早之前,咕咚已经在今年3月21日联手京东,以199元/双众筹了第一款智能跑鞋RF,凭借“跺跺脚可约跑”的新运动社交玩法,当时吸引了2万多名用户参与支持,众筹金额超过600万元。根据咕咚透露的数据,这款智能跑鞋目前累积销量已超过10万双。

据Euromonitor统计,2016年中国体育鞋服用品销售增长约12%,至1866亿元,预计2021年可达2696亿元。目前中国接近14亿人口,只有3亿双运动鞋售卖,同比美国不到3亿人,大概有7.8亿双运动鞋售卖。中国有望在未来5-6年,急速增长到超过20亿双运动鞋的市场份额。

而在咕咚近日发布的首份《自残式运动报告》数据显示,70%以上的受访者曾因运动而受伤,74%的大众不关心或偶尔才学习运动知识运动前后不做热身拉伸和运动姿势不规范,是导致受伤的两大原因。

咕咚智能跑鞋则是在挖掘市场前景下,提供给用户科学的健身指导。申波认为,传统的运动装备已不能满足现在运动用户的需求,而智能技术与传统运动装备创新的结合,可以给用户打造个性化的随身私人教练,并表示这一领域目前还是蓝海,咕咚希望可以率先进入抢占市场先机。

不到200元的咕咚智能跑鞋,以超高性价比对标国内通常卖到400-600的传统跑鞋,申波在接受采访时解释,这两者的技术水平是类似的,且品质上一点不差。只是传统跑鞋加价率太高,咕咚则绕开了所有的中间商,以成本价卖给用户。

对于未来的计划,咕咚副总裁刘渝龙称咕咚将会围绕鞋服为核心,接下来的每个月都会有新品发布,从而在专业跑步运动领域,提供更丰富的硬件产品,包括用于跳操、瑜伽的产品等。计划是一年推出8-12款跑鞋,覆盖从时尚运动、健走、10公里、半马、全马等不同运动领域,然后进行产品的不断迭代。

做鞋之外,刘渝龙头路,咕咚还会做一系列其他的智能化设备和装备,比如说日常穿的衣服。

随着今年两款智能跑鞋的陆续推出,4年前砍掉智能硬件产品研发的咕咚,再一次选择了回归,只不过对做什么产品申波有了新的思考。

在去年6月份接受DoNews专访时,申波曾解释不做硬件是因为,手表、手环、秤呀,都只是一个提供记录功能的技术工具。而对运动数据的记录少不了人的参与。因此从2012年起,咕咚的定位从硬件+社区模式,调整为手环+APP运动社交方向。

实际上,咕咚创立之初就是以智能运动硬件起家,2010年7月,咕咚发布了第一代智能产品——健身追踪器,2013年6月发布国内第一款运动手环——咕咚手环S,2014年开放咕咚APP平台,支持多款第三方智能设备接入,至今已有超过100万台智能设备接入。

在这次采访中,申波也再次重申,咕咚未来不会再做智能手环类产品,将聚焦研发鞋服类智能设备。因为申波观察,跑鞋相比手环,其使用场景和使用价值更刚需。并以智能手机取代传统手机类比,认为智能鞋服取代传统鞋服将成为趋势,咕咚希望通过智能硬件业务,重新升级和颠覆鞋服产业。

重启智能运动硬件研发后,咕咚目前的营收分成三大块:广告、赛事(衍生品、纪念品)和智能装备。对于2017年的营收,申波给了一个接近3亿的预期,并称其中一半可能都要来自智能运动装备的贡献。同时,咕咚也有望在今年实现盈亏平衡。

盈利好转,再加上用户量已达到1亿,剩下的可能就是要冲击上市了。申波回应表示,希望咕咚能做到10亿、20亿规模的时候,再去考虑上市这个事情。

更换新的slogan后,咕咚以运动大数据为基础,围绕智能运动鞋服为核心,打造集“高度交互的科学训练、全新运动社交场景、个性化数据定制、智能升级成长”于一体的智能运动平台,也就成了推动咕咚上市的新故事。
咕咚开启“智能运动”战略 第二款智能跑鞋开启众筹企业咕咚发布 同时启动全国首届企业运动争霸赛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