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报道8月30日消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对中美 高通 商标以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作出一审宣判,原告上海高通由于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旧,驳回其诉讼请求。值得注意的是,中美 高通 商标案是继美国苹果与唯冠ipad商标纠纷之后,中美知识产权纠纷的 一号大案 。
根据资料显示,上海高通是一家有着20多年历史的民营企业,2010年9月更名为现在的 上海高通半导体有限公司 。成立之初,上海高通研发生产的 高通 品牌汉卡,与联想、金山、巨人、四通四家公司汉卡并称中国五大汉卡品牌。至今,上海高通先后使用、申请、注册了一系列 高通 商标,其中包括第9类汉卡、彩照扩印机的 GOTOP高通图案 、第42类计算机软件设计的 高通 等。
美国高通成立于1985年,是一家从事无线通讯业务的企业,成立后不久即向中国申请设立常驻代表机构提交了 关于设立高通国际实业(000159,股吧)公司代表处申请 。2008年10月14日,高通中国公司设立分支机构高通上海分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后,美国高通以 高通 高通骁龙 作为其产品和服务的中文商标使用。
2013年9月25日、9月27日,上海高通向公证机构分别申请网络证据公证,公证美国高通在官方网站及其官方博客宣传、介绍卡尔康公司产品及服务时,使用了 高通处理器 、 高通骁龙处理器 、 高通参考设计 等表述,并以 美国高通公司 、 高通公司 、 高通技术公司 等表述指代卡尔康公司及其在华关联公司。
2014年4月28日,上海高通向上海高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美国高通停止在企业名称中使用 高通 字号,连带赔偿其损失人民币1亿元并支付其因维权所支付的合理费用人民币50万元并登报道歉。之后,原告上海高通提出申请,请求追加高通中国公司作为被告参加诉讼,法院经审查后予以准许。
庭审中,上海高通坚持认为,其使用、注册 高通 作为商标和企业字号远早于三名被告,美国高通、高通中国公司及高通上海分公司使用和注册包含 高通 字号的企业名称,致使一般公众产生混淆,不能辨别 美国高通 还是 中国高通 。且美国高通曾一度试图收购原告,故其用 高通 作为其翻译的企业名称的字号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主观恶意明显。同时,由于被告与原告的经营范围重合或近似,经营的产品和服务类似,被告使用包含 高通 字号的中文企业名称,不可避免地将会使相关公众对于原、被告产生市场混淆误认,构成不正当竞争。
法院判决认为,该案被诉侵权的手机芯片、 参考设计 服务,与原告上海高通相关商标的核定使用商品汉卡,相关商标的相关核定服务项目均不构成类似商品或服务,原告上海高通关于美国高通等三名被告将相同或近似商标 高通 高通骁龙 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的行为、以及将 高通 字号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行为构成商标侵权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法院予以驳回。
另外,法院认为,美国高通等三名被告具有使用 高通 字号的正当理由和合法依据,其相关注册及使用行为并无不当。上海高通关于三名被告注册及使用 高通 字号构成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诉讼请求不能成立,法院驳回了原告全部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