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恒温,52%恒湿。在闷热难耐的桑拿天,位于上海市青浦工业园区的这个车间显得有条不紊,没有嘈杂的轰鸣声,也没有琐碎的交谈声。这里是晨讯科技集团的手机和通讯模块制造厂,也是国内首个手机业“无人工厂”。
无人化车间面积约3000平方米,占据了厂房的一整个楼层。为了保持车间内的恒温恒湿环境,进入车间前必须穿上鞋套、换上防护服、戴上工作帽。车间的左侧整齐规划了四条“手机通讯主板自动测试线”,这也是晨讯科技已经实现的无人化流水线,手机主板可在流水线上完成从下载到校准的工序,全程只需要1到2名维护人员。在自动化流水线上,机械臂有节奏地将不同模块载入不同的检测系统,大大节约成本的同时,更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精度,机器的差错率几乎为零。
据介绍,从五年前起,晨讯科技就开始以自己的手机和通讯模块制造厂作为试验基地,将标准机器人、视觉系统等,集成为一套套自动化成套设备,成功地代替了一排排的非技术工人。接着是智能物流的AGV(无人搬运车)和各种专用自动化设备。在逐步实现工厂无人化的基础上,再将所有设备连上互联网;通过PCS(过程控制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和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实现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目前在手机制造领域,规模排名前20的制造工厂大多数已经购买了其制造的各种智能装备,部分工厂正在洽谈整厂智能改造方案。
近些年,随着“路易斯拐点”到来,劳动力成本飞涨,中国制造业遭遇到空前的挑战。制造加工企业逐渐认识到,人工智能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今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三步走”的战略规划,到2030年,中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