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牛科技。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技术驱动,价值已凸显
8月14日,京东集团发布2017年Q2财报,各关键指标均大幅超出行业预期。财报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持续经营业务净收入为932亿元人民币(剔除了在京东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已列示为“终止经营”的京东金融业务),同比增长43.6%。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9.765亿元人民币,接近2016年全年利润。从财报的角度看,Q2的京东是非常成功的。
当技术投入达到一个合理临界点,随着京东平台的规模增长,平台整体价值将实现倍速增长。
价值输出,与合作伙伴共赢
技术变革所带来的效率提升,并非只体现在京东平台内部,同时也在影响京东体系的合作伙伴,尤其是传统商家。以良品铺子为例,与京东合作的半年内,配送时效提升301%,复购率上升28.34%,同时其产品在京东旗舰店的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13%。此外,借助京东企业购打造的京东餐饮行业采购解决方案,旺顺阁顺利完成标准化配料的供 应体系建设,并实现零库存的终极目标。相比之前平均30天的库存周转率,接入京东企业购全流程综合采购解决方案,特别是京东企业级供应链之后,旺顺阁有望将库存周转缩短至5天以内。
数据背后,正是京东给合作伙伴带去的价值和信心。8月初,VAIO、夏普手机、黑莓手机几乎同期宣布回归中国市场,且均与京东签订3年包销协议。截至8月13日,短短5天时间,夏普AQUOSS2 全面屏手机在京东平台的预约量超过22.4万,黑莓KEYone预约量超11.8万。
此外,京东平台的影响力正从传统优势领域3C家电品类快速复制到其他品类。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16年中国母婴快消品线上销售报告》显示,2016年京东已成为中国线上母婴快消品最大的零售平台,是奶粉尿裤线上线下最大零售平台。据艾瑞咨询在6月发布的《中国线上生鲜食品消费研究报告》中调研数据显示,用户最近半年内使用过的生鲜电商网站中京东生鲜以73.8%的使用率位居第一。
未来,品牌商家要考虑的可能不仅仅是要不要和京东合作,而是要不要深度合作。
打通新通路,第四次零售革命正当时
7月10日,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发表了主题为"第四次零售革命"的重磅文章,将京东定位于零售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角色。刘强东表示,在即将到来的第四次零售革命中,智能技术会驱动整个零售系统的资金、商品和信息流动不断优化,在供应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需求端实现'比你懂你'、'随处随想'、'所见即得'的体验升级。未来零售基础设施会变得极其的可塑化、智能化、协同化。
从中国最大的自营电商平台到中国最大的零售商,京东第四次零售革命的号角已然吹响。在第四次零售革命理念指导下,京东线下智慧商店——京东便利店,也正在快速发展,并计划未来5年建100万家京东便利店。此外,京东3C专卖店和京东之家亦值得关注。京东专卖店和京东之家的出台,正是京东从电商平台转向零售基础设施提供商的信号,帮助成千上万的品牌将产品影响力从线上覆盖到线下。根据以往的经验,因为店铺租金成本及运营成本的差异化,同一个产品在不同店铺售价可能并不一致。在京东线上线下协同效应产生后,同一款产品可能在全国各地的不同店铺的售价可能会完全一致。
2016年到现在,京东频频对外开展联合战略行动,京腾计划、京条计划、京度计划,无一不在释放京东开放共赢的态度和决心,也是其零售基础设施提供商角色的佐证。从最大的自营电商到最大的零售基础设施提供商,京东未来的想象空间可能并不是营收上百分比的增长,而是规模上的倍数增长。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