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腾讯将在微信钱包上开设保险入口。在利用互联网改造保险业上,马云、马化腾都在各自的赛道上狂奔。
“三马”共同投资的众安保险使得“InsurTech”(保险科技)站上风口。可是,投资众安只是开始。在利用互联网改造保险业上,马云、马化腾都在各自的赛道上狂奔。
全天候科技日前独家获悉,腾讯今年下半年将在微信钱包的“九宫格”中开设保险入口并上线保险产品。台湾第二大金融控股公司富邦金控已与腾讯谈成合作,上述保险产品将由富邦金控旗下内地子公司富邦财险开发或引进。
目前还在向监管机构申请牌照。”一位腾讯微信内部人士对全天候科技确认,等候牌照的时间已使得该产品上线时间晚于预期。
上述人士同时称,此次合作的内容将不局限于互联网保险热衷的财险,还包括互联网化程度较低、保险领域中更大的一块“蛋糕”——寿险。
富邦财险官网披露,该公司以经营财产保险为主,同时经营短期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并兼业代理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长期寿险业务。
今年以来,腾讯在保险领域动作频频。另据全天候科技独家获悉,腾讯于7月初推出了创新型重大疾病保险“企鹅保”,目前仅针对腾讯员工内部试水,该产品由腾讯占股15%的和泰人寿提供。和泰人寿今年2月获得保监会批准开业。
2013年,阿里巴巴、腾讯、平安共同发起成立了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截至目前,蚂蚁金服为第一大股东,占股比例为16.0403%,腾讯、平安分别持股12.0907%。众安保险最快于今年9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完成千亿估值。但互联网巨头仍在马不停蹄的收购保险牌照,推进和大型险企的战略合作。
“BAT不会错过互联网保险这块蛋糕,其目的是要掌握产业链条的最源头和控制最核心的用户资源,成为综合化、开放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而仅仅靠入股众安保险是实现不了的。”易观金融行业分析师陈毛川对全天候科技表示。
2012年,腾讯财付通与中民保险网合作上线“保险超市”,2014年又与永诚保险合作在腾讯网开设保险频道——腾讯过去在探索保险网销上进行过不同尝试,但一直未开放微信这一重量级入口。
“即便对于入股的众安保险,腾讯也一直没有开放自己的资源入口。”上述微信内部人士表示。
2013年11月,“三马”聚首,中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正式启动
据了解,“三马”加持的众安保险拥有强大的股东资源,但其核心优势来源于第一大股东蚂蚁金服。
陈毛川认为,这一核心优势是互联网场景化设计的能力。如基于淘宝大量交易数据的场景对淘宝用户推出的退货运险、支付宝账户安全保险,以及航空延误险、O2O互联网车险品牌保骉车险等。 正是如此,造成众安保险的业务构成和保费收入极大程度依赖于淘宝和支付宝的使用场景。根据年报,众安保险中的退货运费险一险独大,占整体保费收入近90%,是公司2016年保险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
众安保险与蚂蚁金服深度绑定,而接近九亿的腾讯用户和微信生态构筑的高粘度场景,将是腾讯保险最大的“金矿”。 腾讯2016年报显示,微信月活跃用户达到8.893亿,同期支付宝实名用户4.5亿人。根据易观对移动支付情况的跟踪,过去两年,微信支付的调用活跃人数增加近10倍,支付宝只增加了3倍。
根据保监会数据,2016年全年,中国保费规模达3.1万亿(其中财产保险占1/3,人寿保险占2/3),并且在保险渗透率依然偏低的背景下,这一规模还将继续攀升。
受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影响,金融行业中支付、财富管理、借贷领域正在发生巨大的更迭和变化,而保险业的改变却显得相对滞后。
一位在腾讯工作了十年的员工在朋友圈这样感慨:“ 在腾讯十年,换了N个部门,直到做了保险,突然感觉这十年的互联网经验全都失效了,挫败感扑面而来。”
“对传统金融行业的互联网化改造升级不会一蹴而就”,陈毛川说,一方面,互联网巨头们希望借助自身在互联网经营过程中的经验、技术等优势瓜分这个未来超大规模的市场;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各个业务模块之间会形成互补共振,例如,消费金融与网络借贷、互联网理财与互联网保险会相互融合,从而完善金融业务生态圈。再加上金融行业牌照资源的门槛性,谁拥有最多的合规化资质,谁就站在了资源优势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