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北京首家“空中充电站”开门迎客。这处位于大望路SOHO现代城旁的充电设施可同时为百余辆电动汽车充电,满足CBD附近电动汽车车主的需求。
停车楼 楼顶变身充电站
这处充电站位于SOHO现代城附属的停车楼楼顶,原先并未进行利用。充电站建设方畅的科技负责人陈淑玲介绍,这处停车楼主要供SOHO现代城居民和CBD上班族使用,此前由于小区业主担心噪音与尾气污染问题,一直没有将楼顶开放为停车场。而随着更安静更环保的电动车逐渐成为潮流,这座位于楼顶的“空中充电站”也应运而生。
陈淑玲介绍,该站建设值班室、休息室,有专人值守防止油车占位,还可以为专程前来充电的车主提供休息场所。 此外,充电站还有分时租赁企业进驻,不少“共享汽车”就以这处充电站为基地,有需要的市民可以随时前来“扫码用车”。据了解,这处“空中充电站”的收费和其他电动车充电站大同小异。以一辆目前主流的电池容量40度左右的电动车为例,充电需要支付每度电高峰时一块左右,低谷时四角左右的电费,外加每度电八角左右的充电服务费和停车费。也就是说,晚上把车停在充电站快充一小时,花上50元左右就能让爱车再跑两三百公里。
六环内 实现“五公里充电网”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加油气电处副处长南斌介绍,截至6月底,全市已有新能源汽车13.54万辆,其中个人拥有的纯电动汽车已经达到了8.65万辆左右。
由于一些不具备固定车位和电源的小区尚无法安装充电桩,所以北京私人充电桩的配建比大约为75%,也就是说,每4辆电动车里就有一辆是无法在家充电的。对此南斌表示,北京将从单位和社会两个方面来协调解决。一方面是在单位内部建公用充电桩,来解决职工的需求,目前市政部门正在和财政、科委商议相应的鼓励政策,另一类则是社会公用充电站点,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有1873处,聚集在商场、交通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公园景点、加油站等公共停车区域,可以提供1.7万个充电桩。南斌介绍,目前本市基本形成了六环范围内平均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的公用充电网络,而在东西城老城区,不到2公里就能找到一处充电桩。
核心区域 将实现“一公里充电”
南斌介绍,未来北京的电动车充电将会更便捷、更“聪明”,目前各充电桩建设运营企业已启动新国标改造工作,计划年底前完成改造。而北京还将打造“充电设施管理服务平台”,提供全市公用充电设施的状态查询、充电导航、统一支付等便捷服务。
同时,本市还将挖潜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企业等单位内部停车场资源,推进工作地充电设施建设。社会公用充电设施将聚焦大型商超、交通枢纽、公园景区及地铁停车场等区域,确保年内新建不少于3000个。南斌表示,预计到2020年以前,东西城老城区、城市副中心、新机场、冬奥区域等城市核心区,不到0.9公里就能找到一处充电设施。
信报记者 江书波 张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