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昕悦“二、三维场景的对照对比,二、三维数据的漫游联动。”这些听起来很高科技的解释讲述的就是大兴区的“落图制”动态监控体系。信报记者从大兴区获悉,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推进,大兴区在拆违还绿、重塑街区生态的基础上,引入了“高大上”的无人机航拍技术,通过航拍图片,形成各村村域正摄影像图、线划地形图,同时制作分户影像图,动态监控各类建筑情况,有效遏制违法建设。
“落图制”实时掌握建筑形态
在违法建设管控方面,大兴区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扩展了网格化管理途径,建立了“落图制”,对未拆迁村庄街道、胡同、宅院各类建筑进行全覆盖式记录。具体来说,就是利用无人机低空倾斜摄影航拍,按照村庄分别采集目标区域内航拍图片,形成各村村域的1:1000数字正摄影像图、线划地形图,同时制作分户影像图。根据影像图,以村庄为单位,建立进行三维立体模型和街景图,通过现场采集的每户信息,包括门牌号、户主姓名、院落范围、四至、街道名称等与立体模型进行整合,统一编号,形成“一户一档”、“一村一册”。
目前,大兴区拆除违法建设748万平方米,完成量居全市排名第一。除拆违外,截至7月底,大兴区还治理开墙打洞174处,治理群租房346处,完成8个市级挂账点位整治,疏解一般制造业73家,清理“散乱污”企业386家,腾退物流中心13家,整治占道经营17362件,无证无照经营整治5666户。其中,占道经营整治、无证无照经营整治、“散乱污”企业清理、群租房治理等6个行动,均已完成全年任务。
同时,大兴区正在加快各类工业大院拆除腾退。西红门、旧宫、黄村、北臧村、青云店等镇工业大院拆除腾退正在快速推进,力争年内实现六环路以北地区工业大院清零,消除工业大院低端形态。
违法建设一经拆除即“还绿”
据了解,在工业大院、违法建设拆除后,结合各镇街实际情况,腾退土地将重点构建生态空间格局,打造绿色发展环境。其中,瀛海镇总体布局是“即拆即绿”,将绿色产业提前谋划,缩短了“留白”时间,减少了管控成本,优化了环境,推进镇域快速走向绿色发展。
目前,瀛海镇7个工业大院房屋拆除工作已基本完成,拆迁现场产生约400万方的建筑垃圾。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有效消纳这些建筑垃圾,启动了建筑垃圾粉碎项目,探索建筑垃圾二次利用。经过粉碎机的筛选分类,把建筑垃圾中的铁分离出来,进行回收;将混凝土和砖头瓦块再粉碎,颗粒用于铺设道路地基、制作渗水砖及景观绿带的建设;粉末作为道路修建的二灰使用;粉碎合格的渣土正有效利用在京台高速、黄亦路和镇域周边的绿化项目中。
对于拆除腾退区域,在推动集体土地入市的同时,将剩余土地分步实施,以绿色产业发展、绿植覆盖的环境建设工程,打造绿色空间。例如,利用南海子公园和绿隔腾退空间打造“大色块”绿色景观,沿京台高速等交通干线建设永久绿化带,沿新凤河建设生态景观带,打通“健康绿道”,形成以绿色景观、健康绿道和公园景点为支撑的绿化网络。信报记者 魏昕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