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觉得有点不对劲,有很多支付手段,为啥非要扫二维码。报警后,才发现确实遇到骗子了。”李女士说。据警方介绍,目前低价购买流量的骗局,全国多地时有发生。不久前,江苏省就有市民因低价购买流量,导致银行卡内数万元被对方盗走。据悉,4G网络普及后,“拇指族”流量不够,想要购买流量包的情况增多,不法分子正是盯准这一“商机”,以低价流量为诱饵,盗走机主手机银行、支付宝等电子账户中的钱。
在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此类骗局中,两个关键点不会改变。一是宣传途径非官方,往往在QQ群、微信等在线聊天工具上传播,发布广告。二是付款方式并非正规购物网站页面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而是另外发送网页链接或二维码,要求点击。这些链接或含有盗号病毒,或要求输入付款验证码,一旦受害者上当,电子账户或绑定银行卡内的余额就可能被盗走。因此,不要轻易点开不熟悉的网址链接,切记不要在不熟悉的网站链接上填写个人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相关信息。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财产,最好不要将过多银行卡与社交APP进行绑定,避免银行卡被盗刷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