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末记者 马树娟
“帮我联系下国内航空公司售票的张经理,我定了4号伦敦飞上海的票……”
7月初,微博用户小林收到了一条微博“好友”的私信,称自己在国外机场转机,还发给小林微博定位,让他帮忙办理货物托运手续。
小林发现对方的介绍、头像与自己的一位朋友一样,但发送的私信却是“未关注人消息”,就有点怀疑,追问其是否使用的小号。对方肯定并发了张异地限制登录的截图,让小林相信他就是自己的好友。
接着,对方以国外手机信号不好为由,让小林帮助联系货运代理的张经理了解托运办理情况。联系到张经理后,对方先让小林交纳托运费,并称由于汇率不稳必须从国内转账。
小林微博告知了“好友”,两人商量后决定让小林先垫付托运费,小林就给货运代理公司的银行账户转去6920元。没想到“朋友”又说还有两只宠物狗要托运,小林寻问后得知托运狗只能加仓,还要支付4800元加仓费。
小林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上当了,赶紧报警。“骗子设计得太真实了,被骗的经历就像是演电影似的。”事后,受害者小林说道。
上述经历是猎网平台最近接到的一起用户受骗案例。猎网平台是由北京市公安局与360联合推出的、通过互联网平台和互联网技术打击网络诈骗犯罪的创新平台。
小林事后上网了解到,许多人都遭遇过类似的微博高仿号诈骗:骗子首先潜伏到受害者微博中观察人员关系及聊天内容,然后通过更改头像、昵称创建高仿号,假冒受害者微博好友,以身在国外,寻求帮助购买机票、办理货物托运等借口实施诈骗。
记者了解到,目前有很多用户遭遇这种新型骗局,一位用户在网上发帖称自己被高仿号诈骗近4万元。7月21日,浙江省宁波市的王女士,也向媒体爆料称,自己遭遇了微博高仿号诈骗,损失了两万多元,而骗术与此前小林的遭遇如出一辙。
猎网平台专家分析,此前假冒好友诈骗都是以QQ、微信等社交软件盗号诈骗为主。而微博高仿号诈骗由于少见,用户警惕性不高。此外,由于犯罪分子专门研究目标受害者社交习惯等信息,实施精准诈骗,高仿的微博账号也很难辨别,用户很容易上当。
对此,猎网平台提醒广大用户,针对微博高仿号诈骗,必须提高警惕,遇到类似情况,首先要通过微博以外的其他渠道来确认是否为好友本人,谨慎处理好友要求,轻易不要转账、汇款;另外,平时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不轻易公开个人隐私、社会关系等;如果不幸被骗,可以立即报警或向猎网平台举报,以便警方第一时间调查取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