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介绍北京科技领域“三城一区”建设的有关情况。许强表示,过去五年来,北京作为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正在向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稳步推进,成绩斐然。
创新券帮助中小企业
许强介绍,北京有近47万家科技企业,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1.6万家,这里面90%都是中小企业。可以说,中小企业是北京科技创新、创新创业的主力军。近年来围绕着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不管是国家一级还是市一级都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来扶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例如,国家通过对中小微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的加计扣除来减轻其税负,去年累计为科技企业减免税高达270个亿。北京市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几年一共发起11只引导基金,总规模1600多个亿。 此外,北京市科委这些年还推出了创新券的政策,因为这些中小企业刚创办,买不起特别贵、特别多的设备,我们通过创新券,支持这些中小企业到清华、北大、中科院和一些大的实验室去开展实验,应该说对中小企业都有很好的帮助。
多个研究院入驻未来城
许强表示,“三城一区”将作为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在“三城”中,中关村(000931,股吧)科学城无疑最为人们所熟知,这里有清华、北大、中科院,有200多家高校院所,有580多名两院院士,全市近1.6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的7000多家在中关村科学城。
怀柔科学城则是中国科学界一批“镇国重器”的所在,要布局一批大的科学装置,包括高能同步光源、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数字模拟的实验装置,还有很多的交叉平台。位于昌平的未来科学城则承担了从科研到生活的转化重任。许强介绍,未来科学城最显眼的口号就是“打开院墙搞科研”,目前有15家央企、20个研究院都已经入驻未来科学城。
亦庄集聚高精尖产业
有了“三城”的先进技术,北京就要通过“一区”来将其投入到实际的生产生活当中。许多人将北京的“一区”就理解为亦庄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不过许强表示,“一区”的概念全称应该是“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制造2025"创新引领示范区”。
许强介绍,经过这些年的打造、培育和发展,亦庄现在已经是北京高精尖产业的一个集聚区,形成了几大突出特色的产业。
信报记者 江书波 张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