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平衡效率与安全 快递实名制啥时能“落实”?-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19:18:13]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济南报道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司长冯力虎日前表示,将通过试点推广邮件快件实名收寄信息系统(下称“系统”),力争在2018年年底前实现快件实名收寄信息化全覆盖。快递实名制早已有之,

◆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济南报道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司长冯力虎日前表示,将通过试点推广邮件快件实名收寄信息系统(下称“系统”),力争在2018年年底前实现快件实名收寄信息化全覆盖。

快递实名制早已有之,去年6月1日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下称“《规范》”)就有相关条目,但经济导报记者采访发现,因涉及操作麻烦及个人信息安全等顾虑,目前《规范》仅被济南各快递公司“参考执行”。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赵振就认为,这是快件实名制效率降低造成的。

业内各界在肯定《规范》、“系统”探索意义的同时,认为在讨论快件实名制的安全与效率的平衡问题,更应关注其能带来什么积极因素。

行业规范在执行中被“仅供参考”

“我们上门取件,都按要求查验寄件人的身份证。”在济南郎茂山路,一家顺丰速运网点负责人如是回答经济导报记者关于快件实名制的提问。

所谓快件实名制,指的是寄件人需要出示身份证、登记个人信息后才能寄件。上文提到的《规范》就明确规定,快递运单中要包括寄件人的姓名或者单位名称等身份信息,并被顺丰等快递公司所遵循。

不过《规范》的执行并非不折不扣:一位韵达快递的快递员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他们公司对寄件的审核比较严,对寄件人身份的审核就没那么严,“如果你寄衣服什么的,寄件人信息那栏能保证联系到你就行,填个化名也可以;但如果邮寄一些贵重物品,出于安全考虑,我们也会主动核实寄件人的身份。”经济导报记者发现,《规范》中的“检视”条款中,对安全性存疑物品的标准处理方式是“要求寄件人出具相关部门的安全证明”,而非核实寄件人身份以求免责。

“现在快递业对寄件人身份登记并不严谨。”在得到匿名的允诺后,常为经济导报记者收发快件的顺丰快递员李文(化名)如是说。李文称业内基本执行上述“只要能联系到寄件人”的填单标准。

而在网上,夸张的段子更是层出不穷:如有“钢铁侠”寄给“美国队长”的快件,最后居然还能准确送达!有观点认为这就是很多快递公司“支持”匿名、化名收发件所致,并据此声称落实快递实名制的《规范》已经被“架空”。

几位快递员虽然认为“架空”一说有失偏颇,如李文就严格执行对安全性存疑物品的标准处理方式,但也承认《规范》仅有一部分“供参考”。

效率与安全的平衡

何以“仅供参考”?李文以他8年的从业经历,认为这是快递公司效率第一的运营理念造成的。

“举例来说,一般客户填个快递单只需要2分钟,如果我再说服客户出示身份证、录入、检查,至少还要2分钟。我一天能接40单,光因录入寄件人身份信息,每天就要多耽误一个多小时。还要考虑因此得罪客户。”李文称以前录入寄件人身份信息效率非常低,所以公司对此也仅作口头要求,对快件安全性要求要弱于对效率的追求。

快递公司当然希望快递单多多益善,而寄件人则担心个人信息泄露。如按照《规范》要求录入,一张快递单将涉及寄件人姓名、地址、电话、身份证号等至少4项准确信息,还涉及购物喜好等倾向性信息。所以仅在2015年,有统计的全国快递企业重大信息泄露案就达43起,外流快递单上百万张。

作为企业界人士,赵振在肯定《规范》出台初衷的同时,也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规范》应该促进行业发展、提升行业效率;如果快递公司与寄件人都不希望登记实名信息,就应该探讨一下《规范》的执行与落实是否出现了问题。

不过这种情况有了转机:李文就职的顺丰速运为快递员配备了相关设备,能通过扫描身份证将寄件人的身份信息录入,既增加效率又“分离”寄件人身份证号与姓名电话等信息,降低其泄露价值。“现在基本每一单都能录入,客户看是用机器录入也很放心。”李文表示。

而“系统”与顺丰的设备相比,安全性更胜一筹。据冯力虎介绍,“系统”中专门设置了收派员实名信息采集模块,方便寄件人核验快递员身份真实性;同时数据实行“总对总”共享模式,形成实名信息数据单向封闭流动,确保实名信息安全。

而根据“系统”平台的演示来看,其运作比“扫描身份证”更加便捷:寄件人和快递员都可以使用手机APP扫描和生成身份二维码,免除了设备携带和寻找身份证的麻烦。

应提供更多公共服务

根据上文赵振“促发展、提效率”的标准审视,即将落实的快件实名制会对行业产生双重影响:在降效率提门槛的同时也增加了安全性,且随“系统”的上线,也极大地避免了效率的过多降低。

李文认为从安全性上说,快件实名制对快递员也是保护,起码“双方交易受到了监管,寄件人不会随随便便投诉快递员了。”李文没有提及快递员的人身安全,但经济导报记者检索发现这也是安全性的重要体现:为降低运输成本,一些危险品往往在没有告知快递员的情况下寄出;一旦“系统”全面上线,寄件人、收件人是谁在后台一目了然,震慑了这种不法行为。

赵振在赞同快递业加强对保价品、危险品运输管控的同时,认为占大多数快件的普通件,并不一定需要严格的实名制才能管理。他认为上文中《规范》的“参考执行”可以探讨,“比方说可以让快递员在初检时分类,普通件免登记实名信息,在不影响行业便利性的前提下提升安全性。”

效率与安全该如何平衡?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名誉院长朱道立,他认为客观评价快件实名制更要看它的公共性,比如从“这些能否提供促进企业发展的服务,能否对上级部门调控提供依据,能否让老百姓(603883,股吧)更方便等方面的服务性,这几方面进行评价。”

朱道立以行业法规《快递条例(草案)》还未二次向社会征求意见,拒绝了经济导报记者对实名制直接评价的要求。但表示“应该鼓励各方在法律的范围内积极探讨。”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