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迎合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日本自动化大厂纷纷扩充产能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19:08:45]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内文 为了解决严重的缺工问题,国内企业越来越多选择引进自动化设备,这也连带让日本的工业机器人有了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内文

为了解决严重的缺工问题,国内企业越来越多选择引进自动化设备,这也连带让日本的工业机器人有了爆炸性成长。

拓墣观点:

日本经济新闻报导,根据日本机器人协会(JARA)统计,相较起2016年同期,2017年1~3月间会员出口至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总额上升了48.3%,达到将近457亿日元(约27亿元人民币)。

日本机器人协会预估,包含会员与非会员在内,2017年日本的机器人总产值将有望达到创纪录的7,500亿日元(约450亿元人民币)。日本机器人产业能有这样的成长,主要是受到中国厂商需求推动。

国内制造商已经找到了几个缺工的主因:(1)随著城市地区逐渐发展扩大,越来越多农民工(Migrant Workers)能在城市找到工作并定居;(2)在一胎化政策下长大的劳工,有避开制造业就业的倾向。

为了填补这块缺少的劳工空白,加上国内政府对此提供的相关补助,越来越多国内厂商选择导入自动化生产,不但能帮助维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更能确保生产流程安全。

为此,日本机器人与自动化设备大厂都正在加紧努力,希望能够搭上这波热潮,就像是瑞士商ABB一样,FANUC也计画2018年在重庆市建立销售和客户中心,同时做为相关机器人的展示场。

不仅如此,安川电机(Yaskawa)、不二越(Nachi)也都有了动作;Yaskawa将扩大在江苏省常州工厂的产线,预计至2019年底前达到月产量1,200台、产量翻倍的目标,Nachi则是打算在2018年底在新设的中国工厂投产,扩大3倍产能,达到每月生产1,000台目标。

在面对缺工问题上,国内企业愿意大量引进机器人的态度算是十分少见,安川电机社长小笠原浩就表示,尽管日本也面临著低生育率与劳动人口萎缩的问题,但日本的食品及相关制造厂商,还没有认真看待引进自动化取代人力需求。

除此之外,企业对物联网(IoT)的兴趣也是推升机器人需求的动力之一,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统计,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总销量为24.8万台,较前年提升12%,已经是连续3年刷新纪录。

只是国内这样的自动化热潮能够持续多久呢?

日本Kawasaki机器人事业部的负责人桥本康彦承认,他对中国政府在自动化方面补贴的发放时限有些担心,但他认为至少在未来几年内,这个支持能够持续下去。

Kawasaki计划在2018年3月前,将中国主要工厂的产能提升80%,达到年产能7,000台目标,他们相信市场仍有足够的空间发展,不仅仅是工厂产线,Kawasaki认为机器人在医疗、照护领域也十分有潜力。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