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三星于美国CES正式发布了今年的电视新品QLED光质量子点电视,在画质方面最高亮度可达到1500~2000nit,这个亮度是普通电视的6倍。同时QLED TV是全球首台能够对100% NTSC显色体积进行还原的电视。
3月份国内上市后,同为65寸的Q8C和Q7C,外观功能均相似,售价也是差不多的,颇有双兔傍地走的意思。上周新浪数码已经给大家带来了Q8C的评测,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Q7C和前者到底有何区别。
外观
这款电视也采用了银色金属中框,超窄边框设计。同时边角依旧采用了圆滑的设计,防止对家具和人体的磕碰伤害。
正面下方则是三星Logo,与Q8C不同的是,没有了白色的背光。Logo下方的红色指示灯得到了保留,可显示电视目前状态。
与Q8C第一个明显的差别在于电视底座,虽然这款产品依旧采用给人“浮空”视觉效果的支架,但却把与曲面屏幕呼应的弧形脚架替换为Y字形。不过金属材质倒是得以保留。
后壳是Q7C的第二差异点,这款产品将银色金属拉丝后壳替换为黑色塑料纹理后壳,塑料的质感倒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增加了后壳的表面积也变相提升了电视的散热效果。此外,隐藏螺丝和走线的设计也得到了保留。
实际上,后部的支架采用塑料可拆卸外壳,刷了一层金属漆,从视觉上和底架保持了一致,但却可拆卸。
One Connect线依旧是透明超细的设计,即便是挂壁式用连接下方的主机也不会在墙壁上留下太明显的痕迹。
遥控器和Q8C相同,采用了金属设计呼应电视,按钮经过了重新布局,已经比前几代产品更加成熟,简约的同时并不会影响使用的便利性。例如,音量调节和频道切换按键采用上下推的设计,给一个按钮三种操作方式。遥控器背部还设计了电池锁,按下之后遥控器可以向下滑出安装电池,细节做得十分到位。
画质画质方面,无镉量子点技术、局域控光技术、精锐控黑技术、深黑减反面板、Q图像引擎均得到了保留,唯一的差异在于Q8C的运动处理率可达到200,而官方并未透露Q7C的运动补偿速率。
运动补偿这项技术,对于高速运动的画面有着显著的流畅性提升效果。我们都知道视频的播放是一张张连续图像快速切换而成的,我们管每张图像都叫做一帧。当画面中的物体慢速运行时,每帧之间物体移动的距离较小,眼球习惯后便不觉得不连贯有脱影。
但当这个物体突然开始高速移动时,每帧画面之间物体移动的距离变大,则会给眼球以不连贯的感觉。运动补偿所起的作用即在相邻的两帧画面中,自动计算物体行动的轨迹,并生成画面。在同样的时间内,插入两帧画面的播放,这样给人的视觉感受和视频流畅性就得到了加强。
用这款电视观看动作电影、足球精彩片段后,给人的感觉是,视频连贯性和Q8C有一定差距,但画面高速移动时也不会出现脱影的问题。流畅度高于市面上主流产品。
下面依旧是标准的画质测试。首先是使用红蜘蛛测量屏幕色域。上图可见,屏幕色域可达到100% sRGB、92% AdobeRGB,在蓝色和红色部分,甚至超过了sRGB、AdobeRGB和NTSC色域。
在灰度对比度方面,影层测试图黑色可达到6,白色可达254,均超过标准,与Q8C水平一致。
在色彩还原方面,可以发现除黄色绿色之间稍有偏差,其他色还原准确、右侧色球色彩间过渡平滑。
之后是色彩过渡、对比度、暗部细节测试。
使用HDR视频进行测试,画面亮部细节尤为清晰。同样用普通电脑显示器播放了这个视频,基本光亮的地方均处于过度曝光的状态。
最后,音频方面是Q7C与Q8C最后的差别,见原有自带的60W组合扬声器替换为42W,不过在正常使用中,倒是和Q8C没有明显差别。
系统
无论是功能还是流畅性与稳定性,Q7C上的Tizen均与旗舰产品无异。依旧是取消主界面的小清新低栏设计,即便是在时也可随时切出,并不会影响内容的观看。最左是快捷设置,包括可以对画质、音质进行实时调整,还可切换扬声器、定时关机、WiFi快捷连接。点击上还可获得更多快捷操作功能。
节目源包括所有外界信号,可自动切换有线信号、HDMI以及外接的U盘或移动硬盘一类的产品。
应用界面中会将最近使用和使用频次较高的应用陈列出来,点击进入后,可发现应用数量较之前有了大幅度提升,除常用的视频App和游戏外,苏宁易购一类的购物应用也已经上线。
在有线电视中,系统自带录制功能,方便用户的回放以及分享,还省去了录放机等设备。这个功能是目前大多电视产品所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