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7月05日讯 证券时报记者 卓泳
近日,有网友反映,市场上出现了一款名为“全能车”的APP软件。使用该软件,只需要缴纳一份金额为299元的押金,便可以使用平台上摩拜、ofo等九个品牌的共享单车。这款软件的出现引发了相关的质疑:“全能车”是否通过合法途径获得各共享单车的数据接口?用车费用是流到全能车还是各共享单车?缴纳的299元押金将来能否安全退回、用户个人信息是否会泄露?
证券时报·创业资本汇记者从摩拜和ofo官方获悉,公司并未与这款APP合作,属于侵权行为,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进行持续封禁。但是,这类软件的出现也引发了对共享单车的冷思考——我们真的需要下载这么多款共享单车软件,交付这么多份押金吗?各家单车能不能“融合”进同一个APP里?
记者体验:交一份押金可使用九款共享单车
“全能车”给自己的定位是,“基于共享单车模式而推出的便捷租凭工具,致力于整合市面上主流共享单车品牌,只需支付一份押金即可使用多种共享单车品牌,最大限度的调用共享单车资源,帮助用户减少使用成本,让用户体验到更加便捷舒适的短途出行服务”。
记者下载了这款“全能车”软件做了一回体验。下载之后,用户需要用手机号注册并实名认证后才能够使用。同时,该软件界面上上显示,从用户注册之日起,三天内可以免押金使用,三天之后必须要缴纳299元的押金才可以继续使用。
记者在“全能车”的APP界面上看到,目前其接入了包括摩拜、ofo、小蓝、优拜、小鸣等九款单车品牌,计费标准和单车品牌的标准一样。点击“可用车型”后,能看到这些单车品牌的车型介绍、照片、收费方式。其中,哈罗和骑呗在深圳地区暂未投放。此外,“全能车”目前可免费骑行一小时,活动一直持续到本月月底。
记者先后尝试用“全能车”解锁几辆摩拜和ofo,均能顺利解锁,解锁过程也和使用各家自有的APP一样。有意思的是,“全能车”在使用界面的颜色设计迎合了每个共享单车的品牌颜色,比如,当用户使用的是ofo时,该软件的使用界面就会呈现黄色。
但是,也有的用户称使用“全能车”并不是每次都可以成功解锁,有时候软件界面提示解锁成功,但单车并没有解锁。
质疑:是否合法?资金安全吗?信息会否泄露?
记者在软件下载评论区里看到,用户对该软件的使用有赞有弹。有的用户称其为“良心软件”,一个软件可以骑多个品牌的单车。但有不少用户质疑,该软件是否有第三方授权?有监管部门监管吗?还有用户担心,交付的押金和金额流向是否安全?注册时的身份信息是否会泄露?
记者调查发现,这款“全能车”软件由深圳市前海鸿途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该公司2016年10月在前海注册,注册资金1000万元,经营范围为网络系统的技术开发与销售。2017年3月17日备案通过了“全能车”软件。除此以外,记者还发现,该公司在3月17日同时备案通过了“京东物流鸿途管理平台”。
记者就几点疑问致电了该软件客服人员,对于押金能否退还,客服表示“可退还押金”,并称用户可在其软件“我的钱包”中领取退还的押金;关于信息是否会被泄露问题,该客服人员表示“你多虑了,是绝对不会泄露的。”当记者问到,该软件是否和这些共享单车品牌有合作时,该客服表示,自己只是解答软件使用的相关问题,对公司层面的事情并不清楚。
共享单车回应:未对“全能车”授权 正封禁其服务
“一份押金,畅骑多个品牌共享单车”,对于用户来说这无疑是极大的便利和诱惑,但是,从合法的角度来看,“全能车”只需搭建一个平台就坐收押金,用户和资金都是别人的,通过这个平台还获取大量的用户数据?这似乎有点“空手套白狼”。
“全能王”是否得到了这些共享单车品牌的授权?记者为此致电了摩拜和ofo。摩拜方面表示,从未对这款软件提供授权,目前已经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进行持续封禁。ofo方面也同样表示,没有授权“全能车”,ofo的信息安全人员每天都在封禁全能车的服务。小蓝单车方面也表示,将以侵犯知识产权等名义对“全能车”提起诉讼,并计划要求民事赔偿。
那么,“全能车”又是如何实现解锁一众品牌单车的呢?ofo方面推测,“全能车”应该是买了许多实名制的身份信息,实名认证注册这些共享单车,当有人使用“全能车”APP时,就等于用了别人的身份信息来用车。也就是,用拿ABCD四个用户的身份证信息,去帮EFGH用户解锁。这就能解释为何会有很多人遇到身份证信息已经被别人用来注册了共享单车。但是,这些用户数据和信息依然掌握在共享单车手里,“全能车”无法获取。
思考:共享单车未来能否走向“大融合”
尽管“全能车”的合法性引起了不少争议,但是从软件用户的使用反馈看来,不少用户表现出了拥护这种“大融合”的态度。客观上来说,一个用户下载多个APP,交付多份押金,显得很累赘。“全能车”这款软件解决了大部分人的需求,不仅减少了APP的装载量,还减少了押金的支付,这种便捷的使用模式更受用户欢迎。
不过,品牌商就头疼了。目前微信、滴滴、支付宝接入共享单车,是因为这些企业都是共享单车的投资方,且双方互惠互利。而“全能车”倘若接入了各个品牌商,这意味着“全能车”正在做支付宝正在做的事情,而目前支付宝的“共享单车”频道也只是接入了四个品牌,且需要用芝麻信用来抵扣押金,“全能车”一个刚创办的软件就要超越支付宝了?况且,共享单车的各个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付出了很多人力、物力和金钱上的高成本,如今仍处于“烧钱”阶段,甚至有的品牌扛不住相继倒闭,而“全能车”什么都没做就获取了用户和金钱,这无异于“空手套白狼”,窃取市场的果实。
在2017中国竞争战略峰会上发布的共享单车行业数据显示,在共享单车前两大巨头ofo和摩拜的用户中,同时使用这两家单车的用户在双方用户中的占比都超过了30%,也就是说,很少人会为了一个品牌只选择用一家单车,竞争激烈的共享单车面临用户忠诚度不高的尴尬。
在这种情况下,“开放”似乎是未来共享单车发展的最好姿态。事实上,支付宝和微信也正在构建一个共享单车的开放平台,而摩拜、ofo等主流的品牌也正走向开放。目前在微信钱包里可以直接使用摩拜,而在支付宝里则可使用ofo、小蓝单车、优拜单车、funbike单车,而无需一一装载这些APP。ofo方面也表示,目前蚂蚁金服、滴滴出行、高德地图、中国电信、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华住酒店集团、万科地产等已成为ofo开放平台首批战略合作方,用户可在第三方应用内直接使用ofo的共享单车服务。
然而,这只是少数几家品牌的开放和整合,还远未达真正意义上的“大整合”、“大开放”。但是,相信只要理顺各种利益关系,加上背后资本的推动,合法合规的“全能车”或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