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中国科技创新的三个着力点-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17:56:2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本报记者 范媛“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包容、绿色、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之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而紧迫。”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6月24日广州举办的“2017首届中国创新大

本报记者 范媛

“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包容、绿色、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之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而紧迫。”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6月24日广州举办的“2017首届中国创新大会”上如是说。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决定性力量。据王志刚介绍,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带来产业发展方式和经济社会形态的深刻变化,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大科技创新的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创新发生了整体性、格局性的深刻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科技创新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增强,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王志刚表示。

广东榜样

五年来,各地方积极探索和实践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径、新思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其中,广东科技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区域创新能力名列前茅。

据了解,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发展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推动全省发展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王志刚说,他曾多次到过广东省调研,“我深切感受到广东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王志刚认为,广东四个方面的经验为全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标杆和示范。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将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发展、粤港澳创新合作等重大部署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广东是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省份。

二是努力打造创新型经济增长新格局,一批传统产业聚集的专业镇注入科技创新要素,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是注重增强体系能力建设,国家超算中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散裂中子源、国家基因库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相继建成。以国际视野推动创新布局向全球拓展,在美、英、法、以色列等国建设一批海外创新中心。

四是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先后出台了《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自主创新条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一系列具有开拓性、引领性的政策和法规。

这些重点部署和安排给广东带来了抢眼的成绩,2016年广东生产总值达7.95万亿元,大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九分之一。2016年,广东省研发投入在经济比重提高到了2.52%,总量超过了2000亿元,国家专利申请量保持全国首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1.9万家,月均全国第一,技术试点应用达到71%,科技进步贡献力超过57%,高技术创业增加值规模工业以上比重达到了27.6%,全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第二。

“这些亮点和成效的背后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全省发展的核心战略和总抓手,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努力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王志刚评价说。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专门做出重要批示,明确提出了“四个支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要求,特别强调在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上,为全国提供支撑。

据悉,广东省十二次党代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王志刚认为,一个创新区域必须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资源,作为产业转型和综合实力提高的主要支撑,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的重要手段,作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要素,作为参与全球范围竞争合作的关键内容,吸引培养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和高端创新人才,形成关注支持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和文化氛围。

王志刚说:“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新型区域的发展,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来检验,从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成效来检验。”

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同时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标志着中国科技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王志刚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科技创新的三个主要着力点:一是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源头供给能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实施一批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增加高水平创新供给,构建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力。二是着力构建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在国家重大创新领域组建国家实验室,打造战略性科技力量。完善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保障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全方位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牵头提出并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三是着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和社会环境,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核心,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健全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厚植全社会的创新文化(300336,股吧)和土壤。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