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数据、物联网IOT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业随之产生了大量行业和场景的计算需求,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全球云化大环境下,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不断落地,相继提出的互联网+、物联网、工业4.0相关行业政策也助推各大科技企业关注云计算产业。
目前国内云服务商有来自传统运营商、IDC、ICT厂商等等,BAT三大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布局发力云数据中心的建设。日前,封面新闻记者首次探访了位于山西的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中心作为百度大脑的实体之一,未来将支撑百度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商业平台等众多深度学习项目。
记者了解到,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目前主要服务于百度公司的业务数据请求,是百度大脑的“实体”所在地之一,未来中心全部投入运营中后,将会对外开放给企业服务。
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已经是目前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之一,服务器设计装机规模超过16万台,具有400余项国际、国内技术专利。其中,百度自研的整机柜服务器技术,每天数据处理量达数百PB,这相当于成千上万个国家图书馆的数据量。同时,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之间有数T的带宽互联,强大的网络带宽能力可在几分钟内完成国家图书馆全部数据传输。
据了解,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还拥有最大的深度学习计算集群,这是由百度自主研发的AI超级计算机构成,采用GPU、FPGA等领先技术,将为大数据引擎、人工智能运行和发展提供强劲的计算动力,并支撑百度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商业平台等众多深度学习项目。
“阳泉数据中心脚底下虽守着煤矿,但却不完全依靠这些煤炭资源,更多的是将风能、太阳能这些绿色资源运用到数据中心之中。” 据数据中心工程师透露,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全年累计节约用电量达2.5亿度,相当于13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量。
百度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国内唯一通过工信部&TGG绿色网格组织双5A权威认证的IDC,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全年约96%的时间采用免费冷却,最新数据显示,模组年均PUE 1.11,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比目前国内新建的数据中心平均PUE为1.73,基础设施效率提升了85%。
2015年,阳泉数据中心充分利用屋顶空间,率先落地了国内首个“数据中心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太阳能直接并网发电,即发即用,直接为服务器供电。2017年签约风力发电2600万度。光伏与风电等清洁能源技术的使用,使得阳泉数据中心全年二氧化碳减排量2.6万吨,相当于142万棵树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云计算、人工智能,这两个词无疑是科技领域目前最热门的词汇,“云”曾经在天上,人工智能似乎在未来,但两者几乎一同跳到人们的眼前,或显现或底层支持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据贝恩咨询公司预测,到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收入将达到3900亿美元,而在中国,云计算对传统IT渗透率不足10%,未来空间巨大,预计行业增速将达到每年50%以上。
在广阔的市场之下,聚集了许多大型企业在云、大数据断发力。记者梳理发现,目前,云服务商有来自传统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也有传统IDC(由原始机房业务转做云)、国内ICT厂商(如华为、浪潮)、BAT以及许多国外厂商等等都在云端业务发力,不仅为政务及企业云化和人工智能开发面临的算力不足等困境提供了解决之道,还发展出特有的技术专长。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 刘彬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