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宏景通讯24年深耕通信市场-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17:21:53]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本报记者郑卓 6月15日,乌鲁木齐市中山路275号宏景通讯4楼一派忙碌景象,80多位员工各司其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宏景通讯副总经理刘建桥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处理着日常事务。这番场景,是刘

本报记者郑卓

6月15日,乌鲁木齐市中山路275号宏景通讯4楼一派忙碌景象,80多位员工各司其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宏景通讯副总经理刘建桥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处理着日常事务。这番场景,是刘建桥每日都在经历的事,但在24年前,他不敢想象。

两次转型确立公司战略定位 1993年,3个不愿意接受分配的年轻人在当时的红旗路百货商店里,站在三节柜台后面销售手机配件。刘建桥是其中之一。

当时虽然手机用的人少,但由于做得人少,竞争小,生意做起来不算难,“说实话,也没有特别大的目标,想着只要能让生活好一些就行。”刘建桥说。

时代的脚步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很快,宏景通讯发现了“通信新市场”。随着通信设备的不断更新,宏景通讯注意到相比手机,寻呼机更亲民,所以借着机会,宏景通讯在1996年开始涉足传呼机市场。这对于之前一直经营手机配件的宏景通讯来说,可谓是第一次转型跳跃。但是,这个跳跃并没有“跳”多远。手机很快取代传呼机进入寻常家庭,曾经的传呼台成为“夕阳”产业,宏景通讯决定必须尽快转型。

转型谈何容易。“我们有50万的客户,我们转型,不能影响到那么多客户的服务。”刘建桥说,为此,宏景通讯开始了第一次与运营商的合作。“与运营商一起创立了"精灵通"品牌,将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的传呼业务结合在一起。”实践证明“精灵通”的运作很成功。

十几年前,宏景通讯的这次尝试,实际上就是现在流行的电信虚拟运营商的做法。

自2000年起开始,宏景通讯加大与各大运营商的合作力度,迄今为止,宏景通讯一直是新疆几大运营商的核心合作企业。很快,宏景通讯拿下了诺基亚、摩托罗拉的新疆区代理,与厂家和运营商合作好了,转型更为顺利。2002年,宏景通讯彻底完成第一次转型。

“不变化很难生存下去。”刘建桥说,手机从模拟到数字,从3G到4G,马上将升级到5G,通信产品会不断发展和使用下去,转型的脚步也不能停滞。

在很多手机通信设备转战电商平台的时候,宏景通讯也建立了自己的网上销售体系,但也没有放弃传统的线下店。刘建桥说,之前很多手机销售企业都将经营重点放到线上,但这两年这些企业就遇到了瓶颈,而且过不了,就因为他们线下几乎没有实体店。线下店的定位需要重新确立,这个新定位就是“智能生活馆”模式。

“以前是站在柜台里面卖东西,现在变成了体验式营销。销售模式的升级,让宏景通讯找到了新的市场方向,特别是穿戴式电子通信产品,将成为未来通信行业的新增长点。我们现在在乌市铁路局开了一家宏景通讯生活馆体验店的试点店,打算在全疆推广开来。”刘建桥说。

纯粹的手机终端容量虽然不会饱和,但新增一定会减少,宏景通讯就是要快速围绕其周边产品,比如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潮产品做文章。“只要和手机有关的周边产品都可以一店式买到。”刘建桥说。

“线上和线下两者结合全方位发展,对公司的整体发展会很有利。”刘建桥说。虽然没有第一次转型那么具有颠覆性,但第二次转型升级对宏景通讯来说意味着更多的尝试与挑战。

融合发展打造新“合伙人” 模式合作越来越多,经营越做越广,宏景通讯决定要从传统通信产业中走出来,做更多的选择。选择多了,困难也出现了。

企业发展太快,宏景集团总部大楼、沙漠绿洲水疗、新疆国际大巴扎,几个大项目几乎同时启动,投资面太大,资金一下紧张起来。刘建桥承认,那段时间公司的确比较困难,后来随着项目运营,资金危机情况得到缓解。

对于这个困难期,刘建桥并不觉得日子有多难过,企业要迈过的“门槛”,比“钱”的事情要复杂得多。

宏景通讯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现在的800多人,从曾经的单一经营到集多产业经营,企业的想法必然要与以前不同。“现在我们想得更多的是肩膀上的责任,有这么多员工,员工的发展与前途也是企业要考虑的。毕竟公司的发展要靠团队,不能单靠一个人。”

团队的作用必须加以体现。2010年左右,宏景通讯开始把公司业务主要相关人员,包括当地分公司经理,以合伙人的形式带入到企业里。

最开始比较简单,定基础的目标任务量,对超额完成的部分对有能力的人进行奖励,赚的多拿的就多。“现在逐渐规范和完善,员工可以投资入股,做宏景的企业合伙人,你想想每个人都本着主人翁思维考虑问题,企业的力量不可估量啊。员工本人也受益匪浅,在宏景的平台上年收入百万元将不是梦想。”刘建桥说,这是宏景通讯这两年最大的变化之一。

“说实话,一开始推行这个改革我们也觉得会不会有问题,但是反过来想,对方分了这么多走,但给公司创造的价值更多,这对企业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从此后,宏景通讯再也不怕分钱,有时一线销售员最高时每月可以拿到2万多元,其他员工的平均薪资水平与同行业相比也是较高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4年来,曾经一起打拼通信市场的同行们都不在了,宏景通讯却坚持了下来,其背后的心得与历程,值得很多企业借鉴。亮点呈现

1、宏景通讯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和前瞻性,在市场巨变之前提前开始转型发展,从配件销售到寻呼市场,再到手机市场,以至于到之后的智能生活馆模式,在经营上的转变也改变了企业的发展态势。

2、在企业管理上,宏景通讯通过“合伙人”模式将人才与企业进行了绑定,为企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