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生经历了戏剧性的两天。他在淘宝上经营店铺销售韩版服装,6月1日,突然发现淘宝后台物流界面的原来的下拉菜单中,找不见顺丰快递的选项,已用顺丰快递发的货物跟踪信息消失了,输入顺丰的快递单号,也无法查询到进度。
常生赶紧去顺丰快递网站,输入快递单号并截屏记录,但切换回到淘宝平台后,还是感觉到隐约的恐惧,“如果发生纠纷,上传这样的资料,平台能认么?毕竟顺丰跟菜鸟闹掰了”。常生对时代周报记者说,他融资做了淘宝店,平台要求的纪律以及后台各种系统模块,他都积极跟进,就是为了增加店铺评分。幸好,第二天风波就似乎平息了。
数据之争
圆通速递快递员小李,完全不在乎菜鸟跟顺丰的互怼。“跟我们无关,是总公司跟菜鸟的合作”。小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菜鸟来了之后,对他和同事们来说,就是多了个菜鸟的软件系统,要求上班就要一直打开,里面有个对话框,有专门的客服人员盯着,跟踪快递流程,如果有问题,就会跟他们联系。
“我们是加盟制,奖励和惩罚都没有变化,干活的方式也都一样,模糊地感觉到电商订单多了些。”小李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圆通速递最主要的客户就是淘宝,以至于其公司第一架波音737货机的尾部,赫然喷涂着“淘宝网”三个橙色大字,此外,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也位列公司第二大股东,占股比例为11.09%。
上周,菜鸟和顺丰出乎意料地将矛盾暴露于公众。
顺丰方面称,阿里一直希望顺丰从腾讯云切换到阿里云,菜鸟6月1日零点针对性封杀顺丰旗下的丰巢,下线了丰巢的接口信息。
菜鸟方面则称:“深感突然。”6月1日10点,顺丰关闭了淘宝平台物流数据的回传,菜鸟紧急建议商家暂时停止使用顺丰发货,改为其他快递公司的服务。
在随后的一份菜鸟官方提供给媒体的问答资料中,菜鸟进一步评论说,菜鸟与丰巢(顺丰旗下)的合同已于2017年3月到期,经过近2个月的谈判,遂终止合同(顺丰)一言不合就置百万消费者于不顾,真的很任性……
6月2日晚,国家邮政局召集双方高层到京协调,第二天,双方“全面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表面上的冲突似乎告一段落。
据万得数据显示,阿里巴巴的云计算收入,是旗下增速极快的业务板块,收入自2013年的7.7亿元,以几乎每年100%的增速,增长到2016年的66亿元。
那么,菜鸟凭借海量电商卖家、消费者流量,把快递公司拉入菜鸟联盟,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旗帜下,希望达到直营一样的服务效果,是否会实现?
“很难,非常难,挑战性很大。”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对时代周报记者说,(这次事件的原因)“是因为双方谈判未果,规则制定的双方都不能满意。(菜鸟)应该跨界有度,不能过度跨界,从而让快递公司有担忧、有顾虑。要合作共赢,而不是要掌控谁、控制谁。”
菜鸟来了
菜鸟给外界留下的印象是高举高打,正如菜鸟网络董事长童文红所说,“是全世界从未有过的事业”。
“我们要建立数据、服务的新标准,把之前不确定的,变成可靠、确定的,提升服务的质量。”菜鸟网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层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解释。
从商业竞争的角度,似乎能更容易理解这些口号。
一方面,在家电网络市场,京东正不断推进阵地,挤压天猫。据兴业证券(601377,股吧)研究所、赛迪研究院等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家电网购市场,京东市场占有率为59%,到2016年,市占率继续上升到62%。而天猫方面,2015年为30%,2016年则下降到26%。
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家电的物流体系更加复杂。与普通快递不同,家电的配送需要用货车,还要求有开箱验机,甚至安装等流程,且货车运输,要求对地形、线路、限行政策等信息精准掌握,老司机每天可送30单,而新司机仅能送5单。
另一方面,双十一购物节,快递业务量井喷,2012年出现多地爆仓的新闻,甚至出现延误10多天才能到货的情况。
“快递服务本身,就是代表电商品质的重要环节。”徐勇在文章中评论道。
于是,菜鸟网络被视为阿里在电商平台、蚂蚁金服之后的又一个重要战略布局。2013年5月28日,马云在“退休”18天之后,宣布成立菜鸟网络。
对于背靠淘宝平台的菜鸟,确实具备高举高打的底气。
对于淘宝店铺的经营者常生来说,“加权”就是命门,平台就是天。据常生介绍,在平台上,店铺的评分越高,排名就靠前,销量就能更好。平台对店铺的评价有许多个维度,常生之前在京东平台,如果店铺选用京东的快递,或是进入京东的仓库,就能获得“加权”评分。
对于快递公司来说,则更是仰人鼻息。整个快递行业,有60%的订单来自于淘宝,而对于“四通一达”来说,整个比例则更是高达70%-80%。
于是,由菜鸟网络牵头,在2016年3月28日,成立了菜鸟联盟,加入联盟的快递公司需要把物流数据开放共享,有统一客服进行服务,菜鸟网络拿出10亿元作为启动基金,给用户提供价格优惠,如果不能兑现服务承诺,还将给消费者赔偿每单10元。中国主要快递公司都加入了联盟。
常生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淘宝店后台直接桥接到菜鸟的平台上,以前是自选物流快递,现在是统一的菜鸟平台,包裹的物流信息更加细致,揽收、物流位置跟踪、每个步骤延迟多久,都非常清晰。每当物流出现异常,就会有菜鸟的客服来跟踪、催促、核实。此前在后台填快递单号,要自己从很长的下拉菜单选定快递公司,现在是单号进去,智能识别出4-5个快递公司名字,供你挑选。
布局战略要害
“在一线城市的同事们用过菜鸟裹裹,但我们三线城市没用过,更关心的是用了这个APP,买快递单的费用是否能降低。”圆通速递快递员小李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小李所在的圆通速递是加盟制,各地的老板,买断生意的辖区,快递员也有各自分属的一亩三分地。
对于小李这样的基层快递员来说,收入来自于向客户收取的快递费,成本则是向上级买快递面单的支出,以及给干线运输及中转站的钱。圆通速递总公司的盈利来源,就是靠加盟商向总部支付的面单费、中转费等费用。
“(菜鸟和菜鸟裹裹)确实跟快递公司形成了实质竞争关系,快递公司的生存会受到挑战。”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对时代周报记者说。菜鸟有能力用APP发动底层快递员,又有自己的信息系统和仓库干线物流体系,对快递公司的传统加盟制商业模式是种革命。
菜鸟始终对外宣称,“不碰具体物流配送,没有一个快递员”,不过,在物流快递领域,2013年以来,菜鸟已悄悄完成了许多战略要害的布局。
菜鸟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仓储物流基地,电商的卖家可以利用销售大数据,提前在菜鸟各地的仓库中备货,从而缩短整体快递时间。阿里巴巴入股心怡科技,后者为菜鸟网络研发仓库管理系统,在仓库管理方面得到专业支持。
2015年,阿里与苏宁达成全面战略合作,互相参股,苏宁进驻天猫,菜鸟则得到苏宁全国零售店和仓储物流设施支持。在家电网购市场,2016年市占率数字为,京东62%,天猫26%,苏宁10.5%。
阿里投资百世汇通,全峰快递,使其成为嫡系部队,又成为圆通速递第二大股东,阿里投资日日顺,强化大件物流。
在干线运输领域,2014年菜鸟投资“卡行天下”,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后者被称为货车运输的“滴滴打车”,这个专业力量,使得菜鸟有能力把全国各个仓库之间链接起来。
“菜鸟要为快递员减负提效,增加收入,为快递员争取更多话语权,获取社会尊重。”童文红在菜鸟2017年员工大会上说道。
2016年,菜鸟裹裹出现了。据介绍,菜鸟裹裹是一款提供查快递、寄快递的应用软件,覆盖国内外140多家快递公司。
在网络上搜索菜鸟裹裹,一个引人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