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玉环一电子商务公司被罚11万元-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16:14:23]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日前,玉环市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许可证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对涉嫌销售眼镜片标注虚假许可证和生产厂家的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罚款11万元行政处罚。 此前,该局接到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举

日前,玉环市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许可证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对涉嫌销售眼镜片标注虚假许可证和生产厂家的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罚款11万元行政处罚。

此前,该局接到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举报线索:辖区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涉嫌在天猫上销售标注虚假许可证和生产厂家的眼镜镜片。该局执法人员依法检查当事人经营场所并查扣3600余片问题镜片。当事人仅提供一份虚假检验报告,无法提供其他有效材料。经抽样送检结果显示,产品的标志、光学中心和棱镜度、黄色指数和色散系数均不符强制标准要求,属不合格产品。镜片不能准确矫正视力,还对眼睛造成进一步伤害。

据调查,2015年,当事人在天猫商城开设“某某旗舰店”,主营眼镜及镜架销售,因不具备生产能力,当事人从阿里巴巴店铺名上海丽耐眼镜有限公司网页购进生产企业标为 “上海舒格眼镜有限公司”。上海舒格眼镜有限公司真名为上海舒格眼镜销售有限公司,与上海丽耐眼镜有限公司均不具备生产能力,在两者登记地址均未见注册。因镜片生产许可证为丹阳市某眼镜企业所有,执法人员通过丹阳市实地调查,该企业生产镜片与涉案镜片明显不同。

其实,在2016年3月,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曾告知该产品为无证产品,并建议停止销售。因该产品购价2.5元至7.5元一片,与市场差价差1元,当事人不但没审核供应商资质,还要求供应商提供新许可证号,换个标签继续售卖,仅8个月完成了2万多笔200多万交易额。

因当事人销售未取得工业产品许可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许可证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列入目录的产品”,玉环市市场监管局做出上述处罚。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