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355页PPT看不下去 互联网女皇报告看点在这里-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16:10:28]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和讯科技 6月1日消息,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凯鹏华盈(KPCB)风投合伙人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周三公布了年度《互联网趋势报告》(Internet Trends report),这

和讯科技 6月1日消息,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凯鹏华盈(KPCB)风投合伙人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周三公布了年度《互联网趋势报告》(Internet Trends report),这份报告相当于科技行业的“国情咨文”。这是她第22次公布这一年度互联网报告。

这份备受市场期待的报告辑录了信息量最大的研究结果,其中包括哪些板块获得了融资、互联网采用率的进展情况、哪些用户界面正在引发共鸣以及未来的大事件将是什么等。

长达355页的PPT看起来头都太大,和讯科技为您提点其中的“干货”。(《互联网趋势报告》全文看这里

未来的八大趋势

1 全球智能手机增长放缓:去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了3%,而之前的一年为10%。除此之外,米克尔去年也讨论了持续放缓互联网的增长。

2 网上查询方面,语音开始逐渐替换打字输入。2016年,20%的移动查询是通过语音进行的,而准确率现在有95%左右。

3 十年后,Netflix在美国的家庭娱乐收入将从0%上升到30%以上。电视观众持续下滑的情况正在发生。

4 企业家通常是游戏粉丝,她点名了特斯拉CEO马斯克、LinkedIn的联合创始人雷德·霍夫曼和Facebook掌门人扎克伯格。全球互动游戏正在成为主流,2017年有26亿玩家,而1995年仅为1亿。全球游戏收入预计在2016年将达到1000亿美元左右,而中国现在是互动游戏的顶级市场。

5 中国仍然是一个迷人的市场,移动服务、付费服务,以及共享经济的增长很大。

6 虽然全球互联网增长放缓,但印度却并非这样。印度互联网用户数量在2016年增长了28%以上,这只有27%的网络渗透率,这意味着未来互联网用户数量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随着带宽的降低,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正在增长。

7 2016年,美国60%的最具价值高科技公司由一等或二代美国人创立,大约负责150万名员工。这些公司包括苹果,Alphabet,亚马逊和Facebook等巨头。

8 医疗保健:可穿戴产品正在越来越多地被采用,约有25%的美国人都购买了可穿戴产品,比2016年增长了12%。领先的科技品牌在数字医疗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2016年,有60%的消费者愿意与Google分享健康数据。

关于中国都说了点啥?

报告很好地总结了中国互联网市场的现状,以及生动地描绘了一副中国互联网如何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图景,而这种的改变要比美国市场人民感受到的大得多。

1、受全球瞩目的中国科技巨头

中国有6.88亿互联网用户,这意味着有50.3%的中国人口现在已经上线了。他们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网络上,由国内的三大科技巨头 ——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主导。

事实上,由于像腾讯的微信(WeChat)、阿里巴巴的淘宝商店(Taobao)和百度搜索引擎等应用和服务特别受欢迎,BAT三巨头共占用人们71%的时间。

2、狂热的在线购物

如果你觉得亚马逊在美国市场的份额是非常巨大的,但跟阿里巴巴在中国市场的地位相比,简直无可比拟。阿里巴巴的两家主要商店 - 淘宝和天猫,使其成为全国最大的零售商 ,即使严格来讲,它不卖任何单一的物品,因为其市场由一个个第三方商家组成。

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京东通过电子商务双重渠道,给实体店来了重重一击。阿里巴巴在中国的所有零售销售额中接近7%,而当时电子商务整体收入占全国购物总额的20%左右。

亚马逊已经在中国经营,但从来没有成功超越一个哪怕是非常小的玩家。

3、微信已不仅仅是传递消息

微信在中国不仅仅是顶级的聊天应用,它正在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门户网站。一些中国用户一整天都离不开微信,他们使用微信店内付款、订购东西等等。

这就是为什么全国31%微信用户使用该应用程序的电子钱包来支付网上的费用。

多亏了京东从腾讯的投资,京东获得了微信的访问入口。这也是微信用户在线购物的主要渠道。

4、数字金钱之争

微信转向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意味着,这款消息应用踩着阿里巴巴的脚尖挣钱。马云的公司也有自己的手机钱包应用程序——支付宝。它们都可以在全国几乎每个商店和网站上使用,甚至可以用来支付出租车费用。支付宝可用于支付Uber费用。

微信用户每月估计有50多个数字现金交易。这包括网上购物,店内支付,好友转伙伴转移以及虚拟“红包”礼物。这使得微信在与支付宝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中国传统在农历新年期间给予家庭成员的现金红包,现在已经在微信和支付宝中找到了现代化的化身。这种现象在2014年开始,已经发出就爆发式地普及开来。

微信和是支付宝的前进之路并未止步于这里。它们仍在开拓新的业务,包括个人投资基金和一系列其他财务相关功能。

5、乘车出行

中国在交通出行APP方面的应用也比其他国家或地区领先许多。

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叫车行业增长了四倍,而中国一家就占了其中三分之二左右。

中国的科技巨头也是早早地占领了四个轮子,中国两个叫车应用滴滴出行(Didi Chuxing,你可能看过它的旧名字,Didi Kuaidi)和快的打车(Kuaidi Dache),现在这实际上是一个由阿里巴巴和腾讯共同控制的公司。这真是一场经过艰苦的战争后的罕见休战。

滴滴出行现在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美国的Uber。去年8月份,滴滴与 Uber 中国正式对外确认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而美国Uber想要在年底前进入大约100个中国城市 ,现在只有20个左右,因为无论何时它进入这个国家的一个新城市,就会看到的巨大增长。

中美网络巨头竞争已爆发

少数几家财力雄厚的美国和中国互联网公司之间爆发了一场新阶段的全球竞争——消费者和企业都是他们所提供服务的受益者。

在经历了“史诗般的五年”扩张和股市增值之后,苹果(Apple)、微软(Microsoft)、Alphabet、亚马逊(Amazon)和Facebook已崛起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五家公司。两家中国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Alibaba)和腾讯(Tencent)——也闯入前10名。

这几家互联网巨头的崛起,已经引发了监管机构以及尚未感受到数字化颠覆影响的其他行业的担忧。这些担忧并未考虑到的一点是:随着这些互联网公司跨出自己最初的市场,挤入彼此的地盘,它们深陷相互间的竞争。

数字巨头之间的未来竞争可能会发生在全球舞台上。中国和印度的互联网市场均已达到一个规模,将对它们的经济产生强大的有益影响。例如,中印的移动支付基础设施让两国“相较其他国家处于令人羡慕的地位”。而印度得益于其国民身份识别计划Aadhaar以及低成本带宽的普及,正处于数字服务爆炸的边缘。

  面对如此大的潜力,美国和中国企业都把印度视为“一个全球重点”。亚马逊等美国企业正在更加积极地看待这类新市场。

但是,即使这些数字巨头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会造就一个新的全球寡头垄断局面吗?米克尔表示,她“非常有信心”新的业务类别将应运而生,同时新的集团将主导它们,就像优步(Uber)和滴滴出行(Didi Chuxing)将主导叫车市场一样。

13大趋势透露电商进入黄金期

1、最近6年包裹投递量持续增长,且增长率有继续提升趋势

米克尔统计了美国邮政(USPS)、联邦快递(FedEx)、UPS的包裹投递数据。包裹投递总量从2010年约70亿件增长到2016年的100亿件。而投递数量的增长率从2013年起,有逐年增长趋势。2013年,包裹投递量同比增长约4.5%,至2016年,该数据上升到约9%,

2、公寓等建筑的大堂正在变成仓库,而门卫的工作中加入了包裹管理。

米克尔在报告中指出,美国不少房东正在扩大包裹存放间,以应对在线订单发货量增长的情势。

3、拆箱行为正在迅速娱乐化

2017年5月份,视频网站YouTube上最大的五个拆箱视频账号收获了3300余万名订阅用户。

4、在家用餐正在替代出门就餐

根据美国外卖平台DoorDash数据,该公司2016年外卖业务在营收中占比为7%,高于2015年的2%。公司2016年营收增长超过45%,高于2015年的10%。

5、购买生鲜产品变得更加个性化、迅速和方便

米克尔以生鲜电商Instacart为例,该公司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的生鲜产品推荐。网站为用户提供“再次购买”选项之后,超过8倍的用户很可能会选择购买。此外,公司为用户提供的店内替换选择中,85%是由算法推荐的。

6、创新技术应用于实体店,帮助用户改进购物体验

美国家居装饰连锁零售商劳氏公司与谷歌进行合作,通过手机使用增强现实技术在店内帮助引导顾客。

7、算法与数据结合进行个性化产品设计

美国服饰电商Stitch Fix推出一个新的自有服装品牌。该品牌下的所有服饰设计,都是通过算法结合数据,综合产品属性和顾客反馈生成的。目前,该品牌在公司所有的产品总量中占比仅为1%。

8、实体零售店关闭数量将破纪录,而电商正在实体化

根据瑞银数据预测,截至2017年年底,美国关闭的实体零售店数量将接近7000家,打破此前2008年的记录。与此同时,电商巨头亚马逊却在不断拓展线下店业务。

9、互联网原生品牌为实体零售增加全新体验

米克尔以眼镜电商Warby Parker和服装电商Bonobos Guide Shops为例。前者在实体店中为顾客提供眼科检查服务,并依此向顾客提供眼镜购买推荐。而顾客在后者的实体店中可以试穿,购买后的商品将递送到顾客的家中。

10、沃尔玛正在激进电商化

作为全球最大线下零售商,沃尔玛2018财年第一财季电商营收同比增长63%,相比之下,该公司上财季的电商营收同比增长29%。除此之外,自2016年8月收购美国电商公司Jet.com之后,沃尔玛在电商领域内还进行了一系列收购和投资,其中包括2017年2月,公司对京东持股增加至12%。

11、在尿布和电池方面,亚马逊成为美国领先的自有品供应商

根据亚马逊数据,2016年8月,亚马逊的自营品牌尿布在美国市场占比超过15%,仅次于好奇和帮宝适两大传统品牌。而在电池方面,亚马逊自营品牌电池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30%,成为市场第一,远超金霸王(Duracell)、松下和劲量(Energizer)。

12、美国电商增长率超过15%,再次进入加速期

根据美国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FRED数据库数据,2016年,美国在线零售额同比增长接近16%。自2011年增长放缓之后,美国电商销售从2013年开始重新加速增长。

13、订阅电商成为全新电商品类

2017年4月,亚马逊上线订阅商店,提供云存储、娱乐、新闻、教育、专业服务等订阅类服务的购买入口。米克尔认为,该模式将成为月供服务的中央枢纽。

未来电商的六大有效战略趋势:

1、强大用户社区和庞大目标市场的结合

宠物视频及用品电商Chewy.com通过增强用户的社区参与度,获得了非常高的用户满意度。公司2016年实现9亿美元营收,同比2015年增长一倍以上。

2、通过内容影响提高活跃用户数量的增长

护肤美容产品Glossier通过用户产生内容(UGC)建立起了一批“意见领袖”,同时还通过“Into the Gloss”板块加强内容营销,使公司在2015年和2016年的活跃用户增长率均保持在500%以上。

3、营销与销售在线上线下发挥协同效应

衬衫品牌UNTUCKit通过在线销售、实体店互动与线下营销结合,使公司网站的在线交易量同比增长2.5倍以上。

4、减少创新商品的选择以推动业务量增长

鞋类品牌Allbirds仅提供两种高品质鞋款,并以客户反馈为基础对产品进行调整。该公司的电商交易量从2016年上半年的不住100万增长到了2017年上半年的500万。

5、通过自有品牌与本地采购结合增加回头客购买量

服装品牌电商Trendyol在中东地区通过自有品牌+本地采买的方式,在保持低价的同时,缩短了订货至交货的时间。据米克尔介绍,Trendyol的供应商中,约有1000名与公司总部之间的距离在50千米之内,这使得Trendol能够在7到10天之内迅速补货。自有品牌的营收在总营收占比38%,但价格明显低于其他时尚品牌。Trendyol的战略赢得了很高的再次购买量。每名消费者平均购买的商品数量,从2014年的6件左右,持续增长到了2017年上半年的10件左右。

6、建立以关系为驱动力的购物体验

职业女装品牌MM.Lafleur通过对用户的调查数据对算法进行优化,从而分别对线上和线下的用户体验进行精准定制。公司通过在线购物持续接触顾客的同时,还通过实体店顾问预约的模式,为顾客提供人性化接触和主动交流的体验。该战略使公司2016年营收同比增长约275%,新客户与回头客的增长比例均与此接近。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