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金融科技巨头们估值过高引争议-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15:44:55]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在蚂蚁金服2015年对外宣布已完成A轮融资时,其市场估值已超过450亿美元。2016年4月26日,蚂蚁金服对外宣布完成B轮融资,融资额为45亿美元。彼时其估值高达600亿美元,比Snap IPO之后

在蚂蚁金服2015年对外宣布已完成A轮融资时,其市场估值已超过450亿美元。2016年4月26日,蚂蚁金服对外宣布完成B轮融资,融资额为45亿美元。彼时其估值高达600亿美元,比Snap IPO之后的市值还高出1倍多。此轮融资新增战略投资者包括中投海外和建信信托分别领衔的投资团,而包括中国人寿(601628,股吧)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中邮集团、国开金融以及春华资本等在内的A轮战略投资者也都继续进行了投资。这也是全球互联网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私募融资。

此前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估值榜TOP100》报告显示,2016年蚂蚁金服估值逾4000亿元,陆金所以1258亿位列第二,众安保险、京东金融分别以552、476亿元紧随其后。

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巨头们的超高估值令人咂舌,甚至一度引发估值泡沫的争议。在何俊看来,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来看都还算是“新事物”,发展初期有点泡沫也属正常。估值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大家不需要纠结或者攀比。

何俊说:“无论你对外如何宣传,只是用新科技等手段去做金融,本质还是做资产、放贷款,估值就应该参照金融类企业,这类企业在美国的市盈率在10倍左右,香港市场略高一点,总体来说10-15倍比较合理;如果就是科技类公司,市盈率一般都有30-50倍。”

券商分析人士认为,无论预期估值如何,最终仍旧离不开业绩的支撑。比如,在美上市的宜人贷近日公布的2017年一季报显示,该公司一季度取得净收入10.22亿元,同比增长83.6%;实现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增长166.4%。此外,宜人贷第一季度69%的借款人是通过线上渠道获取,借款总额的51%通过线上渠道促成,线上渠道促成金额的99.8%通过借款APP促成。整体来看,出借行为100%通过公司的线上平台完成,其中89.1%通过手机APP完成。

美国Lending Club公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Lending Club在该季度总共发放贷款19.6亿美元,同比下降28.8%;营收额为1.245亿美元,净亏损额达2980万美元。至此,Lending Club已连续亏损四个季度。另一家美国互联网金融公司OnDeck Capital今年第一财季共录得1110万美元亏损,摊薄后每股亏损15美分,调整股票期权费用后每股亏损11美分,不及华尔街分析师预测的每股亏损10美分。

截至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间,在美上市的Lending Club、OnDeck两家金融科技企业最新股价分别在5.89、3.82美元上下浮动,离其IPO首发日均超过20美元的价格,可谓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