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智东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智东西5月10日美国硅谷报道,今天,英伟达2017 GTC(GPU技术大会)的最重磅环节——CEO黄仁勋主题演讲——正式开始。每年的GTC上,这位CEO亲切地被粉丝们爱称为“老黄”的GPU领袖都会带来一场重磅主题演讲,通常来说不仅会发布新型显卡,还会点明英伟达在接下来这一年里的业务发展重心。
就在昨天,英伟达刚刚发布了2018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截至4月30日)。不仅业绩好于预期(营收19.37亿美元,同比48%;净利润为5.07亿美元,同比增长144%),而且对Q2的展望也超好,股价盘后涨超14%,以117美元的价格直逼今年2月所创下的119美元历史新高。今天的主题演讲结束之后,英伟达的股价更是再次飙升,冲到了121美元,总市值已经达到了714亿美元,不知道黄老板昨晚做梦有没有笑醒?
今天一大早,智东西来到了GTC大会现场,准备参加每年GTC的最重磅环节——CEO黄仁勋主题演讲。此时是早上8点,离9点开场还有整整一小时前,但是入口处已经排起了巨长的队伍。
一、摩尔定律失灵与GPU的崛起
在将近10年的GTC上,每年老黄都会提到同一主题——摩尔定律。在过去30年里,我们受益于摩尔定律,芯片所提供的计算能力每年都高速增长,人们只需要等待计算能力来追上计算需求。然而在最近的几年里,摩尔定律开始失灵,人们需要花越来越多的成本来换取计算能力的些微增加。
二、VR打头阵:多人交互平台Holodeck
寒暄完了,接下来进入正题。非常意外地,老黄第一个发布的项目并不是AI相关,而是一款VR多人交互平台Holodeck。
三、深度学习的爆发
老黄先是介绍了深度学习算法从2012年以来,推动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自2012年以来,人工智能界里一个突破紧接着另一个突破,在图像识别、自动驾驶、语音识别、翻译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人类已经成功地让机器识别出物体、人脸,进而让机器解图像/视频内容、随后增强学习带来了AlphaGo、以及发展中的无监督学习、对抗神经网络等等。
深度学习的突破离不开三点:
1、深度学习算法升级
2、海量数据积累
3、GPU的计算能力加速
举个例子,老黄接下来展示了一段充满噪声的视频(噪声相当于画面中白花花的的那些躁点)通过深度学习,机器可以识别出视频中的重点特称,进而还原出平滑无躁点的视频图像,甚至可以清晰地识别并还原出树木在车窗上的倒影。这一功能将会在今年晚些时候作为SDK开放。
此外,18个月前,英伟达还推出了一个名为Inception的项目(PS:电影《盗梦空间》也叫Inception,但老黄没有提是否跟这个有关)这是一个面向全世界深度学习创企的项目,目前已经有1300家参加,其中包括了将深度学习用于农业的Blue River、用于车载智能的Argo AI等等。
话不多说,看图~
除了游戏渲染外,Tesla V100还可以用于许多方面,比如照片风格转化。不久前,人们已经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将自己照的照片转化为毕加索、莫奈、梵高等不同艺术家的风格。但是,如果你想把一张照片的风格转化成另一张照片的风格呢?
与其他应用相比,云计算服务对GPU的需求可以说是更为强烈。今天的主题演讲里,老黄还分别请来了来自亚马逊与微软的两位云服务高管:Matt Wood和Jason Zander。
“星际迷航(Star Trek)里的万能翻译器马上就要出现了!”老黄笑着说。星际迷航与星球大战果然是技术宅两大心头好(其实智东西也不例外~欢迎其他Trekkie们来后台跟我们聊聊,AOS和TOS都欢迎哦)。
五、基于Tesla V100的其他新产品
除了介绍Tesla V100的各种应用外,基于Tesla V100的众多新产品:
1)基于Tesla V100的新型超级电脑DGX-1
旧版的DGX-1每台配备了8块Tesla P100显卡,而新版DGX-1配备了8块Tesla V100,售价14.9万美元,从今天起开放预售,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发货,今天之内下单的壕还可以得到一次免费的升级。
2)小型超级电脑DGX Station
对于小型AI创企、或是对计算能力要求并不太高的个人,英伟达还推出了一款小型超级电脑——DGX Station。它配备了8块Tesla V100显卡,售价6.9万美元,同样是今天开放预售,第三季度发货。
3)专门用于云计算的HGX-1
这是一款专门用于GPU云计算的超级电脑,适用于公有云、深度学习、图形渲染、CUDA计算等。与DGX-1一样,配备了8块Tesla V100,售价14.9万美元。
六、英伟达云:一键配置深度学习
上文提到了亚马逊AWS云、微软Azure云,现在,老黄宣布英伟达自己也要做云啦——NVIDIA GPU CLOUD。不过,与亚马逊和微软不同,这是一款专门针对于深度学习的云。
老黄说,“现在有关深度学习的软件太多了、框架太多了、不同类型的GPU也太多了,一个人要从零开始搭建一个深度学习的项目真是太困难了。”
于是,英伟达要解决这一点,简化深度学习项目搭建过程。从DEMO中可以看出,用户登录了英伟达云之后,只需要3步就可以创建自己的深度学习项目:
1、选择计算环境(既可以选择英伟达云、亚马逊云等,也选择本地GPU计算)
2、接入数据库(可以选择现有数据库如ImageNet,或者自己上传)
3、选择框架(如Caffe、TensorFlow等)
同时,老黄还宣布Xavier DLA深度学习加速平台开源,用户可以在这基础上进行编程,优化深度学习效果。
七、车载AI计算平台DRIVE PX
除了上文提到的领域之外,自动驾驶、车载AI也是英伟达的重要关注领域之一。
同时,英伟达还宣布和丰田合作,丰田将采用英伟达DRIVE PX车载AI计算平台,两家的工程师正在一起合作,希望在未来几年把搭载英伟达技术的丰田自动驾驶车开在路上。
现在已经有200个开发者/企业正在使用这个DRIVE PX车载AI计算平台,其中甚至有一间时是做无人驾驶飞机的。老黄介绍了这个平台的三项功能:
车辆可以通过扫描环境、监测路上特征、进而创建高精地图、最终实现车辆定位与自动驾驶。
2)副驾辅助(Co-Pilot)
虽然我们现在不能立刻为世界的所有地方构建高精地图,但在我们已经创建了的地方,如从家里去公司,车辆可以在特定路程为你实现自动驾驶。
3)守护天使(Guardian Angel)
有时即使你没有开启自动驾驶模式,AI系统仍旧会一直在线。比如你在一个十字路口看到绿灯,正准备开车前行时,系统忽然禁止你前行,因为刚好有车闯红灯冲过来,
八、细思恐极黑科技——ISAAC
看过我们3月发布的有关神经网络之父Yann LeCun清华演讲文章的用户可能还记得,我们在文章里面提到了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强化学习/增强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AlphaGo用的就是增强学习。需要建立一个世界模拟器(World Simulator),模拟真实世界的逻辑、原理、物理定律等,然后再将机器放进这个世界里不断训练。
在现实生活中,你想要训练一台机器学会打冰球,你要将这个冰球放在机器前面,一遍一遍地教会它,成千上万次的训练都耗费大量的时间。然而在虚拟世界里,机器可以在一秒内重复众多次这样的动作,不需要遵循现实世界中的时间法则。
而最可怕的是这个世界里不需要遵循时间定律,人类需要通过几百几千万年的进化才能够学会使用工具,而一个机器人只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天的训练时间就能学会打冰球,谁知道它们未来能学会什么……(手动惊恐脸.jpg)
不过话说回来,就像我们在Yann LeCun清华演讲文章最后提到的,对于许多科幻小说里提出的,最终能够“推翻人类”、“统治人类”的“超级智能”,我们真的大可不必太担心。如果我们想要机器做一件事情,则需要给它赋予这个能力,朝这个目的去打造机器,但我们并不会这样去打造机器。
结语、乘着AI浪潮而兴盛的英伟达
新的GPU(Tesla V100)、新技术(Holodeck等、DRIVE PX平台)、新产品(DGX-1、DGX)、黑科技(ISAAC机器人训练电脑)等等……今年老黄的演讲可以算得上是干货满满、诚意满满了。
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兴起,人们对强大计算能力的需求日益旺盛。而英伟达的GPU凭借其优秀的并行处理能力,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抢占先机,一跃成为AI时代里一支异军突起的力量——这两年里,英伟达飙升的股价也证明了这一点。
点击下方图片直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