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利用新媒体发布信息网络寻亲 帮孩子早日回家-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13:50:36]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与孩子们互动 法制晚报讯 (记者 陈斯) 在朝阳区王四营的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内,一座粉色小楼后,几排整齐干净的平房院落,“寄存”着数十名联系不到家长亲属的未成年儿童。五一小长
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与孩子们互动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与孩子们互动

法制晚报讯 (记者 陈斯) 在朝阳区王四营的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内,一座粉色小楼后,几排整齐干净的平房院落,“寄存”着数十名联系不到家长亲属的未成年儿童。五一小长假,中心的工作人员并不能休息,他们要做“临时家长”,陪孩子们学习、玩耍甚至成长。

从2003年成立至今,中心已经救助了7000余名未成年人,并给予基本生活、一般教育以及基本医疗保障三方面的服务管理。其中,99%以上,也就是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在10天到半个月的时间内找到亲人,被护送返乡,顺利回归家庭。但是还有不到1%的孩子未能顺利找到家人,这类在这里滞留的孩子每天在50人左右。

上午,在儿童生活区的操场上,孩子们正在与工作人员一起开心地打篮球、跳跳绳,中心主任许东微笑地看着孩子们,但不时也会锁起眉头:“这四五十个孩子经过多年努力仍然找不到家人,这也是中心长期以来面临的一个难题。”原来,这些孩子平均滞留时间在四五年左右,有的甚至一呆就是八九年。有的适龄儿童可以委托其他福利机构,例如北京SOS儿童村等,获得正常教育,但有些孩子因为身体原因只能在中心接受特殊教育。

“孩子离家比较早,身体有疾病或者残疾,因为家人遗弃或者孩子自己不清楚家人情况,找不到监护人,暂时不能送回到亲人身边,需要社会更广泛的关注。”据了解,帮助孩子寻亲是民政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每个月都会向社会发出公告,为了使公告范围更广泛,今年还将利用新媒体平台公布孩子信息,帮助他们早日回家。

文并摄/记者 陈斯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