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专访有书CEO雷文涛:有书只为让更多人坚持阅读-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13:45:34]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有书共读节在有书空间举行。通过有书这个平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阅读并爱上阅读,有书也提供了很多平台给喜欢阅读的书友展示自我和互相交流的机会。用户为自己想要获得的知识付费,有书会奖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有书共读节在有书空间举行。通过有书这个平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阅读并爱上阅读,有书也提供了很多平台给喜欢阅读的书友展示自我和互相交流的机会。用户为自己想要获得的知识付费,有书会奖励渴望获取知识的人,大量的用户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阅读,获取知识,也会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喜欢上阅读,这就是有书想要达到的效果。未来,有书会拿出1000万资金,投入到1000万奖励计划中,让真正爱读书的人从中获取新的动力,让平时少读书或者不读书的人从此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下面是专访内容

提问:雷总,咱们现在共读跟之前我们理解的书友会有什么不同?因为我也是刚刚才下载了有书,的确我现在读书比较少。

雷文涛:书友自发组成的,但是这次是我们有书重大的庆典,世界读书日,我们配套做了一个前半部分是一个官方发起的,发布型的。包括我们评审,我们书友的参与。后面是我们书友的一些内容。以后每年的4月23号都会去发起这样一场活动,我们来发起,我们定4月23日成为有书节,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因为现在很多书友想参与,但是因为场地限制,后面我们会做更大用户参与的场地。

提问:咱们为什么会想到在线下开这样的有书空间?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雷文涛:我们首先是书友才华展示的生态,我们书友到这儿来做演讲,做他的学习,学习经验的一些分享。我们这个空间也是书友们举办共读活动和书友之间交流的场所。这部分相当是我们的投入,短期内很难盈利。

提问:我们所有的书友都可以来参加吗,是级别?

雷文涛:因为空间有限,我们会申请和邀请。比如说有排期,不然大家撞车来的没地儿,体验很糟糕,会觉得不到位。到后面大家书可以借走,可以共享书。

提问:其实我是想它怎么运营的,从周一到周五大家相对比较忙,可能周末会比较清闲一些,所以只是给他们提供场所?

雷文涛:周末时我们会有主题性的书友活动,比如说共读会,共读的一些栏目,也会有一些书友们他的才华展示的一些节目。

提问:但是像这种它的投入比较大,那咱们属于线上的APP用户来制成吗?

雷文涛:这个服务只是提升的样本。服务提升之后用户体验会提升,他其实是线上申请,因为我们也是为了书友服务,其实我们线上收费为什么能够收费,因为我们服务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深化,这是我们整体,他没有办法完全分开,是我们整体服务的一部分。

提问:那现在这种情况,未来有没有扩展的规划?

雷文涛:会有这样的计划,我们应该在全国会去建立更多的地方,但是建立的方式可能不是像我们现在一样都是我们独立来做,可能会以合作的方式建立阅读空间。

提问:因为现在互联网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了,您觉得?

雷文涛:好的内容会长翅膀,好的产品也会长翅膀。其实在每一个阶段大家说所谓的红利过的时候,好的产品都会冒出来。冒出来的产品,还是要把产品价值、用户体验做好,我们相信口碑的力量,我们做的好,大家会帮我们做宣传。有书在2016年做到1000万的规模用户。

提问:现在有知识付费,咱们线上线下的体验,用户付费到底为什么付费?

雷文涛:用户付费一定是能够解决他阅读提升某方面的素质、素养或者是能力,确实可预期的达到他才会付费,虽然可能很多看起来不错,没有给人预期的付费,所以必须是给他达到某一类的目标才能付费。像我们零基础的英语,就是能让你一点点的英语基础,甚至没有英语基础的情况下都能够很好的入门学习,提升,就能够从零开始,把英语学习到能够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和外国人对话,进行购物,进行一些基本沟通,这是明确的目标。多长时间达到目标,我们都是有教程设计。

提问:您认同知识付费并不是知识,而是为了更好的自己?

雷文涛:这两者我认为不矛盾。有一个说法可能不太对,知识付费是为了教,它表面上是这样,但是更好的体提升。他购买了产品,度过焦虑期,同时能够更好的继续学习,学习过程中消除焦虑。

提问:有共享读书的社群,可能有强制性的,强迫用户打开记笔记,时间长了会不会有用户反感的情况,另外随着用户越来越多,在运营管理上可能会增加难度,这方面怎么协调处理?

雷文涛:第一部分有书确实有一定的强制性,因为我们要解决重要的问题,就是零基础去学习的动力,这种惰性,所以我们需要一些外在的推力。所以有时候设计的场景会有签到,有积分等级,甚至还有点赞。有书圈里面的一些分享,大家的评价,有计划的人进行PK,解决问题就是让大家有愿望但是不能执行,所以是有强制性。但是在强制性的度上并不是不读的完全出去,我们还是给机会,整个逻辑还是以激励为主,通过激励让他更有兴趣,并不是说有惩罚的问题。这可能还是能接受,尤其是早期用,大家说21天养成读书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一段时间大家不觉得难受,早期的时候会觉得难受,但后面读了两个月之后会坚持,比如我们书友超过一年的时间还在继续坚持,这样的用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的强制是一个解决办法。

你说的第二个问题你说它用户量大运营起来比较难。它是这样,我们有很多是一起来完成。比如说用户量增大之后,读书群,群里面很多工作也是书友,班长,书友一起来完成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有书来完成,有书要做的是我们要设定书单,生产优质的内容,以及我们划定设计,设计输出平台性的工具,比如他的一些笔记没有往这方面技术方面的支持功能做好,所以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每个用户增加是等比工作量的增加。

提问:我们现在是不是有明确的盈利模式,已经得到市场验证了?

雷文涛:因为有书现在是自媒体传播大号,这个数字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在全国微信公众号的排名上已经是前几位了,大概是第六位或者第七位的排名,所以它的流量和关注量很大,这个过程中对我们媒体的广告价值就会有。

第二方面,我们有一个千万级的用户群,相应的阅读的电商我们现在也有。

第三方面,也是我们重要的主线的工作就是知识付费产品,我们有一系列的付费共读计划。所以我们现在有能力去建立像这样的空间,所以整体来说已经有了还不错的盈利。

提问:咱们这个空间只面对咱们用户,还是说会扩大到其他的某人想参观就可以进来?

雷文涛:比如说一些相关的组织他要能参观可以,但是常态性的还是面向书友,加入共读,在这里进行阅读,相当于是一个共读会,当然大家来参观我们肯定欢迎。

提问:咱们主要提供的活动就是大家在里面阅读,还会提供一些其他的产品吗?

雷文涛:在空间里面我们刚才说了会有几个方面的功能,第一个它是一个书友交流互动,进行读书共读的活动空间。第二是我们书友才能展示的空间,我们会在这里面有一些类似综艺类的节目让书友展示自己的才华。第三方面是图书交换、共享,类似于图书馆的功能都会在空间里面呈现。

提问:咱们前期投入大概是多少能透露一下吗?

雷文涛:这个投入还是比较大的,所以线下的业务都会很重,它会涉及到固定的人员成本,具体金额我可能不方便说的太细,但是它确实蛮重的。

提问:但是刚刚您说电商这块,能不能再详细一点讲?

雷文涛:是这样,电商的逻辑是让用户信任你,他敢买。我们的书友对有书的信任度很高,我们每个产品都是精挑细选上来的,所谓就是有书优秀的产品,有很多产品我们会拒绝。这是一点。第二是我们产品类型可能是围绕着阅读相关的电商产品来展开的,一个更准确的说法是我们有书只卖阅读产品下的相关的电商产品,会专注在阅读产品,比如说图书,比如说笔记本,手杖,笔等文创类的产品。

提问:在知识付费这块咱们有没有做过统计,大概多少用户都曾经尝试购买过咱们的产品使用过?

雷文涛:我们目前有30多万人是付费用户。其实一定意义上是说这带来很好的提升。业内有很多目前可能大家都知道的国内付费产品,我们的数量不比他们少。咱们有好多天天在宣传的会卖的多好,但是我们付费宣传用户量很大。

提问:刚才您在讲话中间提到下一步会有几个动作,包括一千个阅读计划,还有招募领读达人,您能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领读达人标准以及群体是什么要求?

雷文涛:招募达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是他在某一个领域,一是他特别喜欢,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点。第二是他要特别擅长,他在这个细分的领域一定是一个专家级的他就能进来,他就能够成为很多想做他这个工作,或者成为他这个类型的榜样,这样的人吸引过来成为我们的达人。

提问:这种细分领域现在目前有没有规划,大概分几个领域?

雷文涛:目前因为我们这个工作正在推进当中,可能我压展示没有办法披露的特别细,会有那些内容呢,一是软技能层面的,比如说人文社科,还有像我们的艺术、文学,还有像生活方式,生活美学相关的,怎么样让自己变得更美,怎么样让家变得更美,提供外在的沟通能力,这些方面可能是软性的能力。硬性的比如说技术职业,一些文字类的职业,比如说写文章,然后媒体,类似这样的职业层面是我们关注的。

提问:这个动作我们有时候会主动招募吗,比如说影视行业大咖,不一定关注有书,但是我们把他吸引进来,我们会主动跟他们谈一下合作吗?

雷文涛:会。已经在推进了。有一个专家团队。

提问:还有您提到阅读一千万奖励计划这将来是如何实施,这个问题引发了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大家本身是一种主动性的行为来关注,或者来参与我们有书的阅读,会不会产生一种群体是为了获得这种现金的奖励而成为一种行为?

雷文涛:这个我们刚才说了,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条件,他一定首先是爱读书的人,如果她自己不读书我们都不让他加入进来,他哪怕带来新的阅读量我们也不会让他加入,所以一定是我自己理解读书的意义,我也在读书,我的这个过程中很自然的带动身边的朋友或者亲人一起来读书,这才真实的。不然就是功利性的,整个未来不一样,我们不希望是那样。所以我们推广达人,或者是有影响力的,一定是我们的书友,不接受他就把这个当职业。

提问:刚才提到有书1000万奖励计划未来是如何实施?

雷文涛:我们会在整个产品当中植入这样的计划,它是一个分散点状兑现的模式,我们希望把这种激励记录,你做完了另外一个事情给一些奖励,内植到我们产品上面。以相应的时间段,他的结果也是重要的原因。

提问:关于他阅读的内容会不会有质量,会不会退出阅读笔记,比如达到多少万字阅读笔记才会达到?

雷文涛:会有,这是一个奖项,我们有阅读的时长,阅读的数量,同时你的输出和分享频次又是另外的,它是互相叠加,互相加强,我们内部会有一定的范围。

提问:雷总,其实我有一个个人问题,据我了解,中国现在好象读书的人越来越少,阅读量也越来越少,有书通过一种什么样的方法让吸引不爱读书的人来参与?

雷文涛:首先这几年中国的阅读是在改进的。你知道在2014年以前我们做有书的时候,到大学里面做活动做推广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特别严峻的现象,大学生不敢说我自己爱读书,会觉得这是没面子的事儿,甚至是一些被人耻笑的事儿,这是特别可悲的。但是到现在不是这种情况,这个得益于全社会的关注,政府的倡导,机构、学校大家都在倡导,都在推进这方面的工作,也做了一些贡献。所以大家认识到读书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所以你前面的判断可能是几年前的了解,这两年变好了。如何带动更多的书友来开始阅读,第一是我们阅读的产品要做好,我们要有一个好的产品模式,让他进来,他读书了就会得到反馈,得到激励。因为很多人读书之后得不到反馈,不知道有没有好的效果。第二有没有好的内容,就是老师,作为一个指路人的时候他的方向感会明确,不明确是我不知道读了书之后会到哪个位置。第三就是我们有学生社群,大家互相感染、互相激励,一进来之后,本来是不爱学的人,一进来之后大家每天都在输出,你自然的就开始有学习的动力。所有学习和阅读,归根结底就是学习和阅读的动力,把动力找出来之后,很多其他的问题就顺利解决了。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