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贺 阳 彭丽芳
提到桂林,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同样,桂林的特色美食——米粉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美景、美食几乎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代名词,然而,在如何做到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桂林也在不断思考。
电商桂林
与其美景相映衬,桂林的产业发展主要以旅游为主,鲜有污染严重的重工业,而在依靠传统旅游产业的同时,近几年桂林也在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频频发力。其中结合本地旅游业和特色农业的良好基础等为桂林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优质的环境。
据悉,近年来桂林市以推进桂林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桂林电商谷”示范基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桂林社区电子商务项目建设为契机,引导新兴企业和传统企业进入电商领域,依托“互联网+”行动计划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在促进全市消费和稳增长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桂林电商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中国商报记者从桂林市商务局了解到,据统计,2016年桂林市电商交易总额达430亿元,同比增长43.3%。
为了进一步加快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桂林电商谷”成功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也成为其电商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中国商报记者实地采访了解到,电商谷由桂林民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主要致力于打造电子商务、微企孵化、企业加速器三大主体产业。主要由电商与网络营销人才培养基地、服务外包基地、大学生网络创业孵化基地、电商创业基地、代运营中心、电商物流基地等产业基地组成,据悉,“电商谷”集聚了人才培训、金融服务、中介服务、第三方物流等产业服务机构,致力打造“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园区。
电商谷所在的桂林市七星区政府副区长欧阳夏薇表示,“未来七星区将在电商谷重点扶持和推动40—50家实体企业开展单品电子商务交易,并推动电子商务培训、特色单品线上线下结合展览及商业服务等配套产业的大力发展。电商谷将成为广大市民实现创业梦想的好地方。电商谷也将为高新区建设千亿元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作出贡献。”
实地调研过程中,桂林电商谷管理办公室主任唐际刚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目前,电商谷可为入驻企业提供“菜单式”服务,企业在这里点出菜单,如金融服务、营 销策划、物流、生产、人才培训等均可满足。启动电子商务倍增计划。谈到目标,他表示,从2016年开始,以电商谷为核心辐射带动,争取用2年时间使得园区电子商务交易额相比2015年翻一番。
据悉,桂林电商谷规划面积20万平方米,目前已建设10万平方米,充分融合数据处理、电商物流、电商金融、电商培训、电商系统解决方案与服务、平台运营、电商摄影等功能于一体,已入驻企业达163家。
目前已经成功完成孵化过程的企业包括专门制作拍摄器材稳定设备的飞宇科技、旅游电商代表蜗蜗游、“中华游”英文网平台以及农业电商代表万禾农产品(000061,股吧)信息发布平台等。
唐际刚表示,未来还将引进50家广西桂林本地和全国各地的各类“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机构”进驻“电商谷”,如支付、物流、摄影、金融担保、认证、培训等等。针对目前电子商务数据统计难的问题,除了继续与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的合作,还将建立起电商谷自己的一套数据库,以便于统计与更好地服务入驻企业。
米粉市场巨大
除了聚焦电商,桂林市商务局局长李志刚告诉中国商报记者,未来桂林还将在“米粉”产业上集中发力。桂林米粉属于独特的饮食文化,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传统观念中的桂林米粉作为地方小吃似乎一直难登大雅之堂,大部分的本地米粉店也以夫妻老婆店、小铺面为主,米粉店的质量和管理更是参差不齐,米粉行业做强做大的企业极少,更难以形成强大的品牌优势向全国范围推广。
李志刚表示,为了推动桂林米粉产业提质升级,近年来,市商务局全面推进桂林米粉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信息化发展,未来将努力建设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相匹配的桂林米粉产业发展体系。
记者了解到,广西本地有三大米粉流派,一是桂林米粉,二是柳州的螺丝粉,三是南宁的老友粉。三种米粉都有不少粉丝,其中较有特色的要属桂林的卤粉,它做工考究,食材苛刻。首先,卤粉的卤水是由猪肉、牛肉、药材、香料等秘制而成,先由慢火熬制一天,再转为温火炖熬成香醇浓郁的汤汁。将米粉在沸水中煮熟后,盖上细切成片的卤牛肉或卤猪肉,再配以香脆锅烧、酸豆角、酥黄豆、葱花蒜蓉等辅料,一碗桂林卤菜粉便制作完成。
资料显示,桂林米粉拥有2000多年历史,目前桂林全市大概有2000多家米粉店,遍布街头巷尾,米粉已成为本地重要的主食之一。但在部分桂林人看来,米粉的味道好吃就行,并不在乎店面建设得好与不好,甚至觉得米粉店越破旧越老牌的米粉越好吃。记者观察到,一些看起来邋遢的米粉小店门口人头攒动,甚至还有不少人端着碗蹲在路边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很多米粉店虽然破旧,但做的米粉味道好,有些店面装修好、价格较贵的米粉店,米粉却很难吃。”一些桂林市民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持上述观点的桂林人不在少数,这种观点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桂林米粉店档次提高。有的小店也许味道好,但用餐环境太差,卫生很难保障。”该市商务局相关人士认为,“从普遍来看,由于一些桂林米粉店设施设备档次不高,不能满足中外游客、本地市民不同层次消费需求。薄利多销一定程度上导致这些小米粉店无力进行装修与服务上的投资,也阻碍了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桂林米粉要提升产业化水平,米粉店必须摆脱人们传统印象中那种大排档、路边摊的印象,提升档次、升级改造势在必行,连锁化经营模式或许能成为桂林米粉迈向规模经营的出路。推广米粉产品,关键还是在于品牌与包装,未来桂林市政府将深耕米粉产业链,经过商业包装和品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米粉文化,去挖掘更多衍生产品,为米粉行业发展开辟一条新路。”桂林市商务局局长李志刚表示。
目前,桂林市商务工作会议已明确将启动桂林米粉百亿元产业工程作为今年商务工作三大重点工作之一。未来该市政府将引导建立大型米粉生产企业,配套建设桂林米粉博物馆和文化园,打通桂林米粉文化研究、制作体验、生产线参观、米粉品尝、交易各环节,实现多个“一条龙”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