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A轮融资7.5亿元,估值达到80亿元,近日,网易云音乐成功跻身独角兽行列。
据悉,此轮融资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简称“SMG”)战略领投,芒果文创(上海)股权投资基金(简称“芒果文创”)、中金佳泰基金参投。网易云音乐CEO朱一闻表示,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网易云音乐产品体验升级、加大内容投入、健康版权体系打造和音乐上下游解决方案建立等四方面。
阶段性成果
在线音乐平台网易云音乐于2013年4月份上线,截至2016年7月,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两亿。
网易云音乐的开发背景颇有意思。有一种说法是,网易创始人丁磊是重度音乐发烧友,每天都要听几小时的歌。据DoNews报道,2012年的春节,当时的丁磊正在美国度假,使用APP时他发现,国内的音乐产品因为受到版权限制不能播放,国外的产品又不太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于是便萌生了做一款音乐产品的想法。而这个原因也决定,网易云音乐这个产品是倾注了心力的。此后,丁磊找到资深媒体人、音乐人王磊,而王磊也接下了网易云音乐这个“重担”。
网易云音乐进入在线音乐市场的时间点并不算好。2013年4月,唱片已死,流媒体不赚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网易云音乐想要做到收支平衡并不容易。而网易旗下的产品也多年没有对外进行股权融资。然而,网易云音乐活下来了。
一位互联网产品经理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网易云音乐基于个性化推荐的热门歌单非常抓人眼球。它成功抓住了大部分听众在听歌时不会自主搜索这一行为习惯,并对此进行了深度挖掘,在用户听歌过程中给予引导和惊喜。
在2014年,王磊曾说过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从听歌的数据来看,尽管网易云音乐积累的500万量级的曲库,但是国人听音乐可能大多在2万首的范围内,更多甚至是1000首之内,大众接触的音乐数量很少、类型也非常有限。”可见,海量曲库中是否有真正吸引人的歌曲,产品本身的设计是否充满人性化,才是音乐APP的应有之义。
于小姐是一位重度音乐发烧友,她的手机仅音乐APP就下载了3个。她表示,网易云音乐的歌单她非常喜欢。“非常智能,我随意听了一两首歌曲后,此后推荐的都是和此类似的歌。”但由于版权问题,许多歌网易云音乐不能下载,于是乎于小姐就会转战QQ音乐。
回到此轮融资,网易云音乐将把一部分资金用于版权采购。网易云音乐CEO朱一闻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网易云音乐方表示,不排除采购一些独家版权,以保持曲库优势。同时在产品、内容、版权和上下游的拓展上,都会陆续有更多动作。
音乐APP之争拉开帷幕
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网易云音乐回转身来,面临的是激烈的音乐APP争夺战。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想脱颖而出,却绝非易事。
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2017年中国手机音乐客户端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就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手机音乐客户端累计下载量排名上,酷狗音乐保持领先态势。其下载量占比达到28.4%,位列第一;QQ音乐位列第二,下载量占比达到16.0%;酷我音乐位列第三,其下载量占比为13.9%;紧随其后的是阿里星球和网易云音乐。
其中,酷狗音乐是老牌音乐软件。在2014年4月,酷狗音乐和酷我音乐完成合并。2017年初,QQ音乐正式吞并了酷狗和酷我音乐。在线音乐市场前三大APP,QQ音乐、酷我音乐和酷狗音乐正式更名为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无疑,这大大增强了腾讯在国内手机音乐市场的影响力。
就2016年统计的版权数据来看,整合的腾讯音乐在版权音乐的覆盖上占比均超过90%,网易云音乐位居第二,占比在70%左右;阿里音乐位居第三,占比低于20%。
在线音乐领域,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百度。2016年第四季度,百度音乐下载量达到4.3%,位列第六。曾经,百度MP3的搜索与下载功能让人又爱又恨,一方面数字音乐得以流行,但另一方面也成为了音乐盗版泛滥的源头之一。2015年12月,百度宣布旗下的百度音乐业务与太合音乐集团合并。而此前任职网易云音乐的王磊已低调加盟太合音乐,当时引发了媒体广泛关注。此后,百度音乐广泛拓展版权,今年3月,百度音乐与滚石国际音乐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有业内分析师指出,加上滚石的版权资源,百度音乐可以说进入了“华语流行音乐市场版权第一阵营”。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是,阿里音乐也随后宣布与滚石版权续签独家合作协议,并且拥有独家转授权的权利。
无独有偶,2017年以来,网易云音乐拿下了以ACG音乐为主的Avex(爱贝克思)独家版权;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则拿下了环球音乐出版公司的词曲权。随着音乐市场渐趋规范,版权成为了第一关键的竞争资源。
无论是腾讯音乐、阿里音乐、网易云音乐还是百度音乐,其竞争只能说是刚刚开始。有分析指出,一些独家版权的到期反而将引发更多争夺。
另一方面,多个APP进行竞争,有利于体验的提高和音乐产业的发展。可以说,目前互联网音乐最主要的几个“玩家”,在进行版权竞争的同时,都在设法提高产品体验。
付费时代开启
完成了在版权上的“原始积累”,各大在线音乐网站也开始将盈利问题提上日程。
大洋彼岸苹果公司的iTunes可谓真正革新了音乐产业。据悉,iTunes用户每年在音乐、应用和其他内容上平均支出40美元。甚至有分析指出,iTunes在2020年可为苹果贡献20%的收入。
iTunes正在不断开辟新的盈利模式,甚至考虑在全球范围举办iTunes音乐节,这是继免费或付费的流媒体音乐服务之后的又一种线下新盈利模式。
然而,中国一直以来都没有诞生像iTunes一样的软件。因为,十多年前,中国没有人关注音乐APP,版权意识也是近两年才兴起,这也注定了国内在线音乐将走出一条和iTunes不同的道路。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在线音乐APP的盈利大多来自于广告、音乐付费、会员收入、演出020和衍生商品销售等。尽管如此,仍有81%的消费者表示从来没有为手机在线音乐付费。一项关于手机在线音乐的调查结果显示了该结果。大部分音乐消费者还没有做好为音乐付费的准备,市场环境的不成熟,数字音乐领域的盈利模式也难言清晰。
有分析指出,随着在线音乐平台版权投入加大,以及支付方式愈发便利,BAT三大巨头已经推出了自家的网络支付服务,这也为付费提供了便利。
一个喜闻乐见的现状是,当前用户的付费习惯正在不断养成,我国无线音乐市场规模呈现出增长趋势,在线音乐的付费时代或许会来得慢一点,但在生存压力面前,在线音乐的付费时代也将不可避免地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