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 (记者 卢扬 郑蕊)艺术电影的发展近几年来备受关注,在4月18日举办的“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微影时代专场电影论坛”上,多位业内专家针对艺术电影的市场现状进行讨论,并提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艺术电影扩大收益渠道,同时帮助创作者更加了解艺术电影的观众。
尽管现阶段国内票房规模已经超过400亿元,但因市场规模小、难以获得较好的排片,影响票房表现,不少高口碑艺术电影只获得百万元规模票房,对收回成本等方面带来压力。
导演相国强表示,互联网时代对艺术电影最大的帮助是提供多种资金和渠道,从而支持艺术电影的制作。此前国内部分艺术电影是通过在欧洲等海外市场收取发行、版权费用,来回收成本实现资金循环并继续创作,但海外市场的竞争也非常激烈。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视频网站也接连出现,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架构,用多种多样的优质内容来填充自己的平台,借助新媒体版权交易,比如付费点击,能为艺术电影覆盖成本、获得收益提供更多的渠道,让艺术电影创作者有条件继续创作下去。
以电影《少年巴比伦》为例,该片在院线上映后只获得约300万元票房,但在视频网站上,该片采用付费观看,并实现播放量达近3000万,从而为创作者带来一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