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不只三星 乐视等3款电池也不达标-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12:51:4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实验在测试项目上,参照了GB 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要求》中的“过充电”、“挤压”、“重物冲击”及“燃烧喷射”。制图/唐歆 近几代的智能手机,轻薄机身配上大容量
实验在测试项目上,参照了GB 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要求》中的“过充电”、“挤压”、“重物冲击”及“燃烧喷射”。不只三星 乐视等3款电池也不达标不只三星 乐视等3款电池也不达标实验在测试项目上,参照了GB 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要求》中的“过充电”、“挤压”、“重物冲击”及“燃烧喷射”。实验在测试项目上,参照了GB 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要求》中的“过充电”、“挤压”、“重物冲击”及“燃烧喷射”。制图/唐歆制图/唐歆

近几代的智能手机,轻薄机身配上大容量电池,保证握持感的同时也不牺牲续航。但这些电池是否足够安全?Note 7的“炸机”只是独立事件?《消费者报道》特意从市面官方渠道采购了三星Note7、华为P9、iPhone 7、魅族MX6、联想ZUK Z2、努比亚Z11 miniS、乐视Pro3、酷派cool 1 dual、vivo Xplay5合共9款手机及电池,送至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了历经5个月的多次检测,结果显示,乐视Pro3、联想ZUK Z2、酷派cool 1 dual这3款手机的电池在测试中发生爆炸。

国标为何将要删除冲击实验?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工信部已经对现行国家标准进行修改公示,取消软包电池重物冲击试验。标准起草单位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对该测试项进行调整?

该标准的其中一位起草人伍渊明指出,“国内外的很多电池标准都涵盖了重物冲击这个项目。就算国标删除了这个项目,也并不意味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可以在全球范围进行销售。例如联合国危险品运输标准UN38.3《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明确规定,电池如果要经空运或者海运,必须通过重物冲击测试项。国际通用标准IEC 62133也含这项测试。”伍渊明认为,重物冲击项的删除肯定会降低电池安全性。但对于电池厂商来说,标准的修订并不会降低电池制造成本,而更多的会出于对设计与销售的考量,顺应小体积、大容量的潮流。

三款手机电池冲击试验不过关

电池处于手机内部这样狭窄的环境下,或多或少会受到复杂的外力影响。因此对消费者而言,电池能否通过受力测试显得十分关键。

通常来说,挤压会使电池正负极更加紧密地靠近。如果电池内部本身就存在焊接毛刺的话,挤压有可能使毛刺刺穿隔离膜,导致电池内部短路爆炸。

测试工程师应用一个13kN的力分别对平放于实验台的9款电池进行挤压,送检的9款电池均未出现爆炸起火现象。

当然,平面挤压属于一个恒定力的影响。那么当电池受到外力冲击,在瞬时力的影响下,它的安全性、稳定性是否真有保障?

工程师参照GB 31241-2014中的“重物冲击”对9款手机电池进行了测试。根据标准规定,当电池受到冲击时,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

结果显示,乐视Pro3、联想ZUK Z2、酷派cool 1 dual这3款手机的电池在测试中发生爆炸,不符合国标要求。

数据

乐视:

“电池冲击实验对测试环境有严苛要求,包括环境温度、湿度、测试器械的精度、底板的清洁度等。”

联想:

“ZUK Z2的电池组本体贴有"电池不可拆卸"的标识,从手机上拆卸下的电池不适合进行重物冲击测试。这是因为电池采用双面胶粘贴固定,拆卸电池会导致电芯表面铝塑膜脱离褶皱;而且电池采用无胶框注塑工艺,电芯四周被注满黑色填充胶。工程师拆除这些填充胶会导致电池内部结构变形损伤,引起短路。”

本次测试的工程师:

“电池冲击实验确实对测试环境有严格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电池只有在特定环境下使用才具有安全保障。因为消费者的日常使用场景也是多样化的。当然,本次实验环境是遵循国标要求的,结果是得到认可的。考虑到电池拆卸可能对手机电池产生的影响以及国标中的测试要求,我建议尽可能选择从官方售后渠道获取原装电池样品。”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