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房雅楠
3月27日,百度高级副总裁、原无人车事业部总经理王劲公开表示,4月起将正式离职百度,并围绕自动驾驶进行创业,目前已获洪泰基金投资。无独有偶,此前的3月22日,前百度公司首席科学家、人工智能专家吴恩达也宣布离职。这意味着,百度在五天之内相继有两位资深技术专家离开。
百度的选择
从人事安排上看,包括对COO的调整,都是百度在完成基础布局之后对下一步进行的考虑。
众所周知,今年1月,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加入百度任职总裁和COO(首席运营官)时,包括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带领的人工智能技术团队、高级副总裁王劲携无人驾驶事业部、搜索公司总裁向海龙、技术体系和新兴业务群组总裁张亚勤、高级副总裁朱光携金融业务群组,统一都向陆奇汇报。
而如今,王劲、吴恩达的离开,使得这份人事安排中的5位高管走了两个,而且主要集中在百度目前全力发展的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这样一来,“百度的下一步将会如何继续”成为了业内共同关注的话题。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恰恰是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始商业化运作的前奏。赛迪顾问互联网研究中心总经理张爽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王劲和吴恩达都是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引进的外来高端技术人才,此前百度介绍他们的时候多是采用学者型、科学家的定位。从“学者+技术体系”的角度考虑,吴恩达在其三年的工作中,已经完成了带领百度进行人工智能的基础性积累的目标。而今年,从人事安排上看,包括对COO的调整,都是百度在完成基础布局之后,对下一步进行的考虑。
说到这里,关于对于学者和基础性研究,国内和国外的企业有不小的差别。国外企业,比如谷歌所做的基础性研究,可以从科学的高度描述、解释他们的所作所为,换言之,谷歌的很多研究项目最初并没有朝着某一个产品化去做,过程中用企业的盈利去反哺研究的支出。但国内企业相对而言研发、生产、商业全程一体化,或许某些大企业可以进行基础性研究,但是其所有的研究最后都会导向商业化运作和产品变现。
“百度大脑虽然说了好多年,但是并没有一个成型的产品推出市场,目前百度在人工智能这一领域的技术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要面向市场,面向行业场景去进行商业化运作。”张爽表示。
权力集中只是表象
百度在内部梳理中加强了内部集权,但集权是手段,更深层的是怎么把研究和应用予以贯通。
在王劲和吴恩达离开之后,各自业务交接也成了关注焦点。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实际上,在王劲宣布离职之前,就已经进入了“离职休养”状态。
3月2日百度发布内部邮件,宣布成立智能驾驶事业群组,由自动驾驶事业部、智能汽车事业部和车联网业务组成,新近入职的陆奇兼任该事业群组的总经理。此前,自动驾驶事业部负责人为王劲,其他两项业务则由前百度总裁张亚勤掌管。
伴随着吴恩达的离职,百度进一步调整了人工智能相关业务,包括NLP(自然语言处理)、KG(知识图谱)、IDL(深度学习研究院)、Speech(语音)、Big Data(大数据)等在内的百度核心技术将进一步深度整合,组成百度AI技术平台体系,任命百度副总裁王海峰为总负责人,向陆奇汇报。
可以看出,百度在这种内部梳理中加强了内部集权。这解决了几个事业部隶属于不同的业务群组、内部资源分散的局面。此次调整后的新架构由陆奇亲自挂帅,统筹各相关组织及业务模块。
对于百度的这一举措,张爽给中国商报记者分析称,人工智能这个领域相对来说比较特殊,它不像传统产业中模块化分工那么明显,可以各个系统并行运作。人工智能在运作过程中需要打通,不能单独割裂。
张爽表示,百度的基础性研究已经在吴恩达的带领下打通了,原有的搜索模块是完全面向市场的,如何将人工智能与搜索相结合、在其他应用场景中落地,需要一个统筹的考虑。所谓“集权”是手段,更深层的是怎么把研究和应用做贯通。“这是成果的转化、落地和商业化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也是百度选择一个既懂人工智能,同时又懂商业化运作的一个人来驾驭这个局面的重要考虑。”
落点人脸识别
百度人脸识别较早的落地例子,是百度内部的人脸识别闸机。
此前,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简称:IDL)主任林元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百度之前主要做技术的积累,2017年希望在市场上进行大规模应用。据记者了解,IDL是百度研究院下的其中一个实验室,百度无人车事业部就是从其中孵化出来的项目。
当前,各大科技巨头押宝的语音交互,但该领域一直面临着声学和语义识别等技术难题,用户体验良莠不齐。不过在某些细分领域,已经有相当成熟甚至已经落地的技术,比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声纹识别和大数据挖掘等。
百度就将人工智能的首个落点放在了人脸识别领域。人脸识别是目前百度做得比较好的方面,也是百度人工智能商业化最高的板块。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百度人脸识别较早的落地例子,是百度内部的人脸识别闸机。
林元庆表示,在百度的科技园里,大部分百度的员工已经注册人脸识别闸机,可以刷脸进楼,目前注册的超过1万人,他称未来应该很快会到5万人,也就是百度全体员工都会注册。
而除了百度自己的小范围公测之外,乌镇的进出西栅景区的人脸识别系统也由百度提供,已经运营了超过半年。此外,林元庆还表示,今年应该至少会有100个以上的4A、5A级景区启用百度的人脸识别系统,目前已经在洽谈中,包括一些美国和欧洲的公司,也希望使用百度的人脸识别。另外,还有火车站、机场等场所,也计划跟百度进行合作。
林元庆认为,百度更多聚焦在互联网相关的方向上,人脸识别的商业化,百度内部定了四个大方向,基本上都非常互联网化。第一个是智能闸机,主要会落地到景区,还会落地到百度这样的大企业、写字楼;第二个大方向是交通,简单来说就是铁路、机场;第三个大方向是金融,银行是百度非常看重的场景;第四个大方向是手机,指纹安全性较低,而人脸安全性要高很多。
那么,从整个人工智能的应用来看,百度商业化的下一步发展在哪里?林元庆认为,在百度里最成功的应用,第一是搜索与广告,第二是金融,第三是智能驾驶。这都将会是百度人工智能落地商业化的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