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互联网+的升级版?山东郓城县从“互联网+新农村,村民融入新生活”入手。他们认为“为村”应该是不二的选择。
所谓的“为村”就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项“互联网+乡村”的项目,是一个用移动互联网发现乡村价值的开放平台,为乡村连接情感、连接信息、连接财富。
"为村"的核心内容是让每一个村庄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微信服务号,通过引导村委学习管理,引导村民学习使用,进而活跃在为乡村定制的村级微信公众号上,满足乡村治理、村民生产生活交流、社群互助、电子商务等需求,打造各村专属的移动互联网名片,促进村庄文化繁荣及与城市需求密切相连,推动村庄和谐发展”。山东省郓城县商务局副局长孙学中这样诠释“为村”。
据了解,2016年,郓城县“创出了农村电商的郓城标准”。规划建设了4个电商产业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触网率达82%。电商企业发展到4100家,村淘点260个,2个村入围中国淘宝村,电商村镇数量占菏泽市的近三分之一,全年电商交易额达到140亿元,成为全国首批智慧县域试点县和山东省农村电子商务标准化试点县。
"为村"还真有用,村民的产品不但卖出去,大家还可以在上面讨论移风易俗广场舞的事。”说起“为村”,郓城县南赵楼镇宣传委员徐爱荣高兴地说,南赵楼镇六合苑社区的“为村”平台开通后,迅速完善各个栏目,并在“村有好货”栏目上传了村里的特色产品吊篮,很快就有订单产生。
据悉,郓城县为了吃透“为村”,专门组织了涉及商务、扶贫、农业、宣传、综治等共计20余人,到贵州省黎平县岩洞镇铜关村考察学习,回来后又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摸清“为村”的申请、建设等一系列流程后,迅速在全县铺开。
郓城县随官屯镇随西村的村主任李海全又多了一个身份--公众号的管理员,负责认证村民的审核、发帖的管理、版块的建设等内容。目前随西村已经有286名村民认证加入“为村”,关注人数达到了725人,已经开通了“党建之家”“文明创建”“村有好货”“赶集”“政务公开”“班车/顺风车”“法律援助”“投票评选”“村有美景”“村有喜事”等多个栏目。在最活跃的“赶集”栏目中,大家通过评论进行互动,拉近感情。开商店的可发布商品信息,村民足不出户就能逛商店。
截至今年三月底,山东郓城县已有81个“为村”完成申请,其中六合苑、随西村2个村庄已上线运行,在全国160个“为村”公众号排名中,分列全国第9位、第11位,走在了菏泽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