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曾使殷墟一度被世人忘却。在漫长的历史中,它也曾被盗墓者视为冒险的乐园。就在殷墟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一直埋藏着一种古老神秘的文字,不被世人了解。这种文字就是甲骨文。那么甲骨文究竟是如何被发现的?在被发现以前,这种神秘古老的文字又遭受过什么样的厄运?甲骨文的发现,究竟对人类意味着什么呢?
一场病让他发现了作为药材的龙骨上的文字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什么?答案是甲骨文。千百年来,是谁先发现的甲骨文呢?有人说, 是清朝末期的金石专家王懿荣。
因为王懿荣是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所以被称为甲骨文之父。
这种说法对不对呢?如果以谁首先发现甲骨文就被称作甲骨文之父的话,那么这个尊称就不会落在王懿荣的头上。因为王懿荣不是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不是王懿荣,那是谁?农民!
农民发现了甲骨文,却不认识甲骨文,反而认为这是龙的骨头。后来,大家发现,龙的骨头就是好, 还能止血,要是谁上山砍柴不小心摔伤了,流血了, 那就可以把这种龙的骨头碾成粉末,敷在伤口处。然后,伤口不疼了,血也不流了,可见龙骨的神奇。
于是,这些农民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觉得既然龙骨可以治病,不妨将其收集起来卖给药店。这可是无本的买卖,谁不愿意干呢?这样,龙骨就成了药材, 一吃就吃了千百年。
公元1899 年,历史沿革到了清朝末期,终于轮到王懿荣先生上场了。他在当时就是很有名望的金石专家,时任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在这里说一句,祭酒跟酒没有关系,是一种职务,相当于校长。换句话说, 国子监祭酒就是最高学府的校长。
有一天,大学校长王懿荣先生生病了。生病总是一件让人痛苦的事,但是这位校长的这一次生病,真值得我们人类燃放鞭炮来庆祝。因为这一次生病,让他发现了比钟鼎文还要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生病嘛,就得吃药。王先生这个人也有趣,防范心理特重,他把药房送来的药包打开,然后一味一味地检查。突然,他发现了那种被老百姓(603883,股吧)称为龙骨的中药,而在那上面布满了刀刻的非常有规律的符号。王先生纳闷了,怎么在中药上还有文字呢?文字?!对,这应该是一种文字,而且有可能是比钟鼎文更加古老的一种文字。
王先生一下子就坐了起来,开始认真研究、考证这些文字。还没有吃药,只看到了药,王先生就立即生龙活虎起来了,可见龙骨这味药的药效的确非同小可,不是一般药物能够比得了的。
王先生异常兴奋,便把药店里的药材全给买回来了。这还不够,他又千方百计通过药材商们调查出龙骨的产地。经过锲而不舍地钻研、考证,王先生终于揭开了龙骨的神秘面纱:龙骨上所排列的符号,的确是一种古老的文字,而且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
甲骨文就这样走到了人们面前,王懿荣先生也因此成为了甲骨文之父。
甲骨文的发现,立即轰动了整个世界,被公认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然而遗憾的是,甲骨文面世以后的三十年间,无数外国学者、国内外古董商云集安阳,以盗窃、骗取、收购等手段,搜刮了大批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