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据蚌埠新闻网报道,开通掌上公交APP,推出微信购票服务,建设互联网用车服务平台……蚌埠市打造“互联网+交通”体系,将更多信息化元素融入交通发展,为市民打造快速便捷的出行环境。
早上7点35分,市民朱先生一边吃早饭一边打开手机上的掌上公交APP,“再过十分钟出门,正好能赶上下一班公交车。”他在淮上区的义乌商贸城工作,每天早上都要坐112路去上班。自从手机里装了掌上公交APP,他在家里就能实时查看公交车的行驶路径,可以不慌不忙地去乘坐公交车。
通过打造“互联网+公交”,市民享受到了信息化给出行带来的切实便利。记者从市交通局获悉,蚌埠市开通掌上公交APP,方便市民实时查询公交线路,随时掌握公交车所处位置。同时,推广“空中圈存”项目,加快城市公交卡网上充值、跨区域充值和消费建设。目前,蚌埠市已正式接入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平台,手持“城市通卡”(普通卡)可在全国300多个城市享受交通刷卡体验,实现“一卡在手,走遍全地。”
在市长途汽车中心站电子售票厅内,一位旅客拿着身份证,输入身份信息后,一张汽车票就被成功取出。“我在家就用手机微信买好了车票,这不,开车前十分钟到车站,取了票就能上车,还不用排队。”
蚌埠市公路客运部门建成汽车票销售电子商务网站,推出微信购票服务,把“互联网+客运”模式延伸到旅客的手中,使市民切实感受到出行方式带来的变化,全年共发送旅客1678万人次。同时,建设互联网用车服务平台,推出车辆租赁服务,去年累计租赁车辆近1100台次。
与此同时,打造“互联网+物流”模式,推进淮河(皖北)水运物流信息交换平台设计工作。利用“互联网+船舶”,促进货运双方信息流转,提高船舶吨位利用率。